营口老边区三管齐下激活村集体经济
本报讯 记者侯悦林报道 “全村有75户250人种植香米。我们实行育苗、插秧、管理、收割、销售‘五统一’,稻米质量杠杠的,米饭才能香香的。”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单国光说,村里采取“党支部+公司+科研单位+农户”模式,组建了营口市国双米业有限公司,打造“营国双”香米品牌,凭借过硬的质量,把香米卖到了大江南北。
双井子村是老边区三管齐下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的缩影。突出规划先行,构建“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产业规划机制,组织村党组织开展“敲门入户”大调研,全面摸排特色产业底数,梳理出羊肚菌种植、花卉培育等32个优势产业,打破以往各村“各自为战”的局面,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发展态势。
突出资源盘活。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资源盘活作为村级增收的突破口。由党员骨干牵头,通过整合、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民房、低效厂房等集体资产20余处,让“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其中,葵花小镇民宿等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产业融合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突出品牌打造。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提升村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赴外地考察学习,同时依托“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柳树镇东岗子村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展示厅和集中展销一条街,持续放大“丛魁”网纹瓜、“营国双”香米等品牌影响力,推动村级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品牌响”转型,持续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责编:李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