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柞蚕品种列入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辽宁省蚕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经论证评估,鲁黄、黄安东、胶蓝等13个品种列入保护名录。
据了解,这13个保护品种在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均有保存,不属于养殖户现行主流养殖品种,而是以基因资源予以保存,以供柞蚕遗传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是不少养殖端品种的母本。柞蚕基因资源的保存方式,一般是由科研人员一代代连续养殖进行活体保存。截至2024年年末,该库活体保存柞蚕遗传资源86份,约占全国柞蚕遗传资源总量的70%,是世界上保存柞蚕品种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柞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辽宁)由省农科院蚕科研究所建设,是继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和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之后,成为第三个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柞蚕遗传资源保护主体。现已培育柞蚕品种70余个,其中以青黄1号、青6号、大三元和抗大为代表的实用型品种,实现了柞蚕品种的两次大规模更新换代,培育的新品种及其杂交种应用面积达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80%。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