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楼睡暖床吃发酵饲料的黑猪根本不够卖
本报记者 狄文君
1月10日一大早,调兵山市晓南镇前峪村村民刘占涛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到晓明镇夏家楼村黑猪养殖基地。“家里亲属多,今年准备在一起聚一聚,杀一头年猪不够用,我今天一次买了两头大黑猪。”刘占涛说,“这几年,夏家楼黑猪的名气越来越大,我是提前预订的,要不根本买不到。”
夏家楼村黑猪为啥不够卖?“我们基地里的黑猪是采取绿色方式养殖的,不吃精饲料,吃的是发酵饲料,睡的是发酵稻壳铺成的暖床,黑猪不爱得病、生长期长,猪肉口感更好、吃起来更香。”村党总支书记郭岩自豪地说。
当天,记者在夏家楼村看到,村委会院里格外热闹,村民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和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大家排好队!每人一份米面油。”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民依序签名、按手印,满脸笑容地将年货领走。
“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集体腰杆粗了,咱老百姓也得实惠,已经连续4年领春节福利了!”村民吴国田感慨地说。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夏家楼村专门引进北京黑猪,搞起了特色养殖产业。晓明镇绿色生猪产业联合党委以夏家楼为中心村,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们村有3栋育肥猪大棚、2栋繁育大棚,2024年,基地出栏黑猪800多头。今年春节前计划杀50多头年猪、卖整猪100头。今天杀的3头年猪,一会儿就卖光了。这不,刚才还有电话打来要排骨呢!”放下电话,郭岩告诉记者。
“我手里拿的就是我们夏家楼村的黑猪肉礼盒。我们的黑猪睡暖床、吃发酵饲料,生长期在一年以上,猪肉吃起来更香!”驻村选调生韩聪如今在夏家楼村做直播主播已经一年多了,助力乡村振兴,她感觉这份工作充实且有意义。
为进一步拓展市场,除了搭上电商快车,夏家楼村还在省道106线上开设了黑猪肉专卖店。如今,夏家楼村黑猪肉注册了品牌商标,驻村“第一书记”王植一还找同学帮忙设计了包装礼盒。
随着黑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夏家楼村铺上了柏油路、修建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还给村民交了房屋保险。“我们的黑猪肉供不应求。今年,我们要扩大规模,力争全年出栏量达到1500头。”郭岩说。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益投资——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鹏宇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访省科技厅厅长蔡睿
- 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
- 紧盯群众所需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安财
- 夯实稳产增产基础让中国碗装更多辽宁粮——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
- 促消费扩开放坚决打赢商务领域决胜之战——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潘爽
- 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好打赢决胜之战 ——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吴世民
- 以金融之为助力三年行动取得决胜成果 ——访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姚勇
- 省政协委员张鑫辉——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 省政协委员严文复—— 城市更新注重系统性防止“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