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辽绕
主笔 赵雪
公元前214年,“秦已并天下”,大将蒙恬率领30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随后“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至此,秦、赵、魏、燕长城被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蟠蟠蜿蜿,绵延万里,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这就是我们的长城。南风吹过平原,北风卷袭塞外,从古到今,高墙内外,人来人往,马嘶马蹶,月缺月圆,霍去病出去,苏武回来,它岿然不动,雄踞在万山脊上,一直到天边。它像是一部无言的史书,串联起中原与边疆的经济互通、文化交融。长城从来就不是一堵墙,而是和平秩序的守护者。
这正是我们的长城。城上狼烟散尽,城边硝烟四起,在艰难困苦之际,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保家卫国。它是诗人笔下壮志豪情的寄托,更是英雄守护家国的赞歌,它像是一条未随古代飞走的龙,于千万年里,兢兢业业地挑起华夏的脊梁。
长城,一定是所有中国人一提起,心中便有热血燃动的所在。
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审议通过,随着长城文化公园重要工程的开启,“国之脊梁”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辽宁,也有许许多多段的长城。
一场轻雪之后,冬日的绥中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无声演绎“玉练萦山,寒酥点翠,龙蟠北国千秋岁”的壮阔美景。
辽宁长城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它们分布在辽宁全省13个市。
江南草长,洞庭始波,是南方的情怀。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却满满都是北国的气概。雉堞俨然,朴拙宏美的长城横卧在辽沈大地上,为世人推开一扇扇通往历史纵深的大门,也演绎着一段段辽宁与长城有关的、深情的故事。
这故事里有情怀,长城研究专家冯永谦穷其一生探寻长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处遗迹背后的故事,他的执着如同长城坚守山川一般,是对历史传承使命的不懈担当。
这故事里有珍品,岫岩长城主题巨型玉雕将长城的雄浑气魄凝于玉石,每一道刻痕都是工匠的心血,每一处纹理皆蕴含着长城精神的雕琢,用固态的艺术形式展现了长城动态的历史长卷。
这故事里有风物,作为长城文化公园重要工程的辽阳平胡楼,遥望着长城的方向,虽山水相隔,却在文化的脉络中与之相连,见证着长城文化辐射的广阔地域,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因长城而交织共鸣,宛如繁星共耀华夏苍穹。
我们热爱长城,我们描绘长城,我们更保护长城。在辽宁人心中,长城是有温度的。它是信念,也是灯火。自先秦就开始凝聚起的家国情怀,通过这一砖一瓦融入辽宁人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矢志不渝的价值基因,凝聚成独特的长城文化。
纵是岁月流转,光芒永不消逝。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