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额门镇如何用“一株草”带富一乡人
占据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誉为“龙胆之乡”——
看英额门镇如何用“一株草”带富一乡人
龙胆草
特点: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700米的地区。
功效: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
本报记者 崔振波
11月20日一大早,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椽子沟村就热闹起来,一排挂着各地牌照的大货车停在村道边,药农将一袋袋烘干好的龙胆草搬上货车。司机王永全告诉记者,这里的龙胆草质量好,为抢到足够的货源,他们连夜从安徽亳州赶来,在村口现场收购药材,有多少要多少。
“这一包50斤,值4000多元钱,一车得有二三十万元哩!”椽子沟村党总支书记季忠英说,靠种龙胆草,椽子沟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全村年收入超过1亿元,村民盖了新房、买了车,开着轿车去农田已成为当下村里一景。
“这株小药草,带富了咱一乡人。”英额门镇宣传委员杜鹃告诉记者,中草药种植已成为英额门镇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5万亩,种植户达3300户。其中,龙胆草种植面积达1.5万亩,销售量占全国的90%以上,被誉为“龙胆之乡”。
贫困村变成了“亿元村”
谈起龙胆草产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到蜚声全国药材界的“东北药王”徐等一。
时间回到1989年秋,时任村药材生产技术员的徐等一偶然间了解到“野生龙胆草几近枯竭,且全国尚没有人工归圃技术成功的先例”。徐等一于是开始尝试人工种植龙胆草。
那段时间,徐等一整天泡在山上,观察龙胆草的生长规律。他发现龙胆草通过种子繁殖,人工种植会在种子上盖一层土,而自然生长状态下是没人为种子盖土的。他便模拟龙胆草的自然生长环境,撒种后仅盖上一层松针和枯叶,没想到,几天后,地里齐刷刷地长出了幼苗,种植成功了。
之后,他与沈阳药厂的技术人员一同解决了龙胆草病害防治问题,开始大面积种植龙胆草。“我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可看到为钱发愁的乡亲们,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徐等一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富。
2004年,徐等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把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鼓励大家种药材致富。椽子沟村的药材种植业自此逐渐发展起来。
2012年,季忠英当选村委会主任,接过了徐等一的“接力棒”,继续带领村民种植平地中药材。
椽子沟村地处山区,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而四五月份正是药材种子发芽的季节,如遇干旱,种子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发展中药材产业,首先要解决浇灌问题。
季忠英上任当年,全村治河5.5公里,打井100余眼。现在,全村的灌溉井达200余眼。这些灌溉井分布在每一块药田里,保障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为调动村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季忠英挨家挨户做动员、算经济账:“种一亩玉米一年收入1000元,同样是一亩地,种药材能收入5000元,付出多回报也多。”
村民有顾虑,村干部、党员就率先种植。村民看到村干部种药材赚了钱,也纷纷种上了龙胆草。
产业规模上来了,价格却遭遇了“大跳水”。自然晾晒的中药材不利于贮藏,受市场制约严重,丰产不丰收现象愈演愈烈。
2014年,椽子沟村注册成立了清原满族自治县龙盛中药材加工有限公司,每年可加工、冷藏600吨中药材系列产品。错开旺季销售,中药材价格有了保证,村民种龙胆草的积极性更高了。
现在,椽子沟村的许多农户已走出山沟,去外村、外省包地种植龙胆草,与更多村民一起享受产业增值的红利。全村95%以上的农户依靠种植药材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一年挣了这个数,200万。”村民张永亮伸出两根手指头,乐呵呵地说,“今年龙胆草价更高,估计能达到300万。”
“现在,村里一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农户一大堆,多的还有超过1000万的。”站在对面的季忠英快人快语,村民增收喜上眉梢,她也乐在其中。
“金饭碗”端得越来越稳
看到椽子沟村靠种植龙胆草走上了致富路,周围村镇也开始种起了中草药,种植品种扩展到桔梗、细辛、威灵仙等20余个,年产值达1.5亿元,中药材种植成为英额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如何将中草药种植这个“金饭碗”端稳、端好?
“我们的产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很多难题能否解决好,决定了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英额门镇产业办主任潘宜元坦言,种苗退化、深加工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制约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全镇正在努力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龙胆草之所以能够称霸国内市场,关键就是品质好,未来我们要更加严格地把控药材质量。”潘宜元说,近年来,英额门镇制定、完善了龙胆草规范化种植相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种植基地从环境质量检测、生产技术、用肥用药到质量标准、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全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经检测,清原龙胆草的龙胆苦甙含量在5%左右,高的达到6.6%,显著高于药典规定入药含量的3%。目前,清原龙胆草已通过国家GAP基地和地理标志认证,并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清原龙胆”商标。
着眼未来,英额门镇中草药产业开始由种植、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走进辽宁裕恒源农业产业有限公司的黄精晒场,一个个盛满黑褐色黄精的簸箕排列整齐,浓浓的中药材香味扑鼻而来。黄精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等功效。
“我们生产的黄精果脯经九蒸九晒等工序 ,既保存了黄精药食同源的功效,还确保了极佳的口感。”公司负责人李炎拿起一小块黄精说,今年黄精干品的价格在每公斤40元上下,而加工成果脯一克的价格就是8元钱,要想产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走深加工的路子。今年,企业生产了1500套黄精果脯,良好的市场反响更加坚定了李炎做好中草药深加工的信心。
在抚顺晟源中药材有限公司新建的中药材趁鲜切制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投产。“今年,公司和安徽药业企业合作引进了5条生产线,每天可加工中药切片20吨。”公司董事长闯金满说,中药材趁鲜切制是产地加工的方式之一,减少了中药材的加工环节,有利于保证中药材质量,加工后的价格是原来干品药材的2倍。
国家推广实施中药材趁鲜切制,为药材产地带来了重大机遇。闯金满说,建立中药材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司正在探索与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共建种植基地和标准化趁鲜加工车间,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管,实现合作共赢。
“既低头赶路又抬头看路,才能将中草药产业发展好。”潘宜元表示,英额门镇仍在不断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一方面继续发展生态农业,扩大绿色中药材种植;另一方面,在中药材加工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上下功夫,争取一个产业带动多个产业共同发展,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
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发展,从原料售卖向精深加工转变,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化发展……三代人一个梦,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英额门镇发展中草药致富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未来,这株小药草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