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开放的课堂”
沈阳农大扎实推动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开放的课堂”
本报记者 关艳玲
9月29日一早,伴着明媚的阳光,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赵苗苗来到学校三食堂二楼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在宽大而干净的桌子上摊开各种书籍资料,饿了随时下楼吃饭节省时间……“学霸”赵苗苗告诉记者,食堂环境舒适便利,学习一天也不用换地方,她往往在这里学习到晚上八九点再回宿舍。
在沈阳农大,食堂可以成为全天学习、讨论的多功能空间。不仅是食堂,在沈阳农大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流动的书本、开放的课堂”。
为让环境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沈阳农大扎实推动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
从赵苗苗的位置驰目四望,主背景墙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北倚天柱山,南望浑河水;一个个承重柱被种子墙包裹装饰着,这些种子来源于学生的家乡,既体现学校特色,也提醒学生扛起责任与担当;墙上的装饰画都是师生拍摄的不同角度的校园美景;地砖主题色是国槐绿,代表树木与栋梁……一个个细节传递着学校对学生志存高远的期许,也让学生更有归属感、荣誉感、方向感。
“我们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无处不在。”沈阳农大后勤处处长谭洪波说。近年来,沈阳农大在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上花了不少心思,德育、美育、劳育等理念在点滴中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
运动会比赛间隙,操场附近的“诚信超市”热闹起来。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学习和生活用品,门口无人值守,只有一个自助扫码付费设备,大家排队自助结账、井然有序。“无人值守超市很新颖、很方便,也是一种信任。”一位前来购物的同学如是说。
除了“诚信超市”,学校还启动了诚信班级建设,试行无人监考考场,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我们学院2019年建立了第一个诚信班级,并通过文明课堂、学习困难结对帮扶等活动持续打造良好的学风、班风。”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洋一说到这些就满是自豪。如今,全校已有约200个诚信班级。
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价值和魅力,学校专门设计了两个共享厨房,免费提供炊具,学生可以结伴带着自己准备的食材自主烹饪,分享美食,既培养独立生活技能,也体验了劳动、实践了协作、分享了快乐……
如今,在农大校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路边秋千椅上坐着捧书而读的青年;神农园内草木扶疏……如诗如画、有诗有画。
沈阳农大党委书记刘广林表示,学校的校园环境不断提升,这是我们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体现,立德树人,一切为了学生。未来,沈阳农大将不断创新实践,在“教、学、思、用、研”的互动转化中拓展传统课堂,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贯穿起来,培养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更好服务“三农”,成为栋梁之材。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