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间沈阳3万余逝者选择海葬
本报讯 记者李冰报道 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深入推进,群众殡葬观念发生很大改变,海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环保的绿色殡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
清明节前夕,沈阳市民政局在大连市举办了第573期骨灰海葬活动,112位逝者长眠大海。
记者从沈阳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了解到,早在1997年,沈阳市便探索尝试骨灰海葬。自2012年至今,沈阳市已累计完成骨灰撒海3万余盒。尤其是2012年沈阳市实施骨灰海葬补贴政策以后,年海葬量呈波浪式持续提高。
“2023年,沈阳市共完成骨灰海葬5800盒,数量位列辽宁省首位。”沈阳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姚宁介绍,“群众对海葬的接受程度持续提高,与民政部门多年来坚持优化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引导密不可分。”
“自2012年实施补贴政策以来,沈阳市先后3次提高骨灰海葬补贴标准,补贴金额也由原来的每盒1200元提高到每盒2100元。”姚宁表示,“补贴中有1500元用于海葬服务活动,另有600元是以现金形式补贴给逝者家属的。”
另据了解,2024年,沈阳市计划组织50期骨灰海葬活动,为5200位逝者实施骨灰撒海。截至4月1日,沈阳市民政局已收到4637份预约报名,预计将有1.15万名市民参加活动。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