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璐: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辽宁建设辽宁
本报记者 王 月
批完学生期末考试的试卷,杨璐顾不上休息,又翻开自己准备在今年省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不断修改完善。
杨璐是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28年投身科研、深耕教坛,在智能建造等专业领域建树颇丰,并培养了大量人才。仅去年,她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大赛中就斩获国家、省级奖项7项。
教师、科研工作者、政协委员等身份的叠加,让杨璐对“如何将教育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优势”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思考,促使她在准备今年的提案时,将重点聚焦在培育高质量人才、让青年人才在辽宁落地生根上。“为的就是让更多高校毕业生能够留在辽宁、建设辽宁,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杨璐说。
“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省各行各业都在不懈努力,企业更是求贤若渴。”去年,杨璐深入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沈阳长江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蹲点式调研,许多企业不约而同表达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自身多年培育人才经验,杨璐将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产业学院建设等内容写进今年的提案。“深化产教融合,要完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等任务,推动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紧密衔接。”
杨璐说,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要紧跟时代、关注现实。这些年,杨璐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实地调研、考察座谈等活动,积极履职尽责,提出多件高质量的提案。她于2021年提交的《有效发挥各级政府对辽宁高端制造业的引领与服务》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助力辽宁工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准备今年的提案时,我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给杨璐带来新启发,“新时代‘六地’既包含努力方向,也涵盖奋斗目标。其中提到的‘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让我们科研工作者深受鼓舞。作为政协委员,我将履职尽责,为打造新时代‘六地’贡献力量。”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