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来临前帮村民修缮房屋
“三九天”来临前帮村民修缮房屋
东港长山村义务维修小分队农闲时节忙不停
本报记者 王卢莎
进入冬季,天气渐冷,东港市长山镇长山村4组村民杨云成家的院子里却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一台铲车驶入院内,将混凝土运至房顶。房顶上,六七个人拿着铁锹、铁抹子等工具,正在修补房屋。“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要赶在‘三九天’之前修好这些破旧房屋,让村民能在暖和的房子里过寒冬。”长山村党总支书记孙胜辉说。
在东港市长山镇长山村有一个义务维修小分队,如今正是冬天农闲的季节,小分队却是每天忙个不停,村民哪家房屋院舍需要维修、清理,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开铲车的是村治保主任,在房顶抹灰的是村委会副主任,另外几个都是各村小组长,还有两个村民……”长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钧臣告诉记者:“我们这些人,铲车、拖拉机都会开,帮村民修个窗户、房屋都行。”这是一支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成员主要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组长和村民。
小分队的志愿者给杨云成的房子更换了瓦片,修好了屋顶。今年已经60岁的杨云成是个独居老人,他的腰腿不好,没有劳动能力,现住在长山镇政府提供的房子里。今年夏天的一场大雨导致他住的房子漏雨,村里把杨云成安置在别处暂住。“上次下雨,炕上全是水,被子都湿了。这下好了,修好的房子不透风不漏雨,真感谢村里和大家伙儿能帮我修补房顶,现在能安安心心过冬了。”杨云成说。
今年7月,长山村实施“提升村民幸福感和归属感”行动,针对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成立了义务维修小分队,从服务对象到服务内容,从成员组成到资金来源,从落实细节到后勤保障,逐一落实。目前,小分队已在3个村民组服务村民6户。“都说‘民生无小事’,房子在农民看来是头等大事。我们没有能力干大事,但可以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情上做好服务。”李钧臣说。
孙胜辉告诉记者,大家拧成一股绳,有人在前方干力气活,有人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每次活动我都参加,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帮助很有意义。大伙儿非常支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车出车。今天这铲车和拖拉机都是另一个村民组长家的,随便用。”长山村4组的村民组长张远伟说。
这支义务维修小分队成立以来,走进老战士家里,为其打扫房屋,接老战士出院回家,满足老战士的临终遗愿;走进一家三口均身有残疾的村民家里,为其收拾院里院外的卫生;寻求各方帮助,让一家四口从危房险房搬到了新房子……“老百姓都觉得我们这件事做得好。”孙胜辉说。
责编:李莹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