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护航企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陶阳报道 “不久前,我反映了天鹤街道路泥泞的问题。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迅速推进解决。”11月10日,传奇电气(沈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沈阳市沈北新区营商环境监督员刘雪丽说,“现在,街路平坦整洁,极大地方便了来往车辆和行人。”
天鹤街的改变,是沈北新区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积极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的缩影。2021年以来,沈北新区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和群众代表中选聘两届共16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围绕企业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切实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我们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监督员直达区营商部门,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了!”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为推动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规范高效,沈北新区制定方案,细化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工作职责、权利与义务,促进监督职责落实到位。对营商环境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建立转办、交办、督办闭环解决机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据了解,作为联系政府、企业、群众的纽带,沈北营商环境监督员今年共征集20条建议、意见,目前已全部办结。据悉,今年前10个月,沈北新区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9.4%。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