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彰武县冯家镇小沙力土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破解治理顽疾 扮靓美丽乡村
本报讯 记者侯悦林报道 11月3日,记者来到阜新市彰武县冯家镇小沙力土村,这是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却看不见畜禽粪便。夕阳西下,村里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经过环境整治的小村美丽而宁静。
短短半年时间,曾经垃圾围村的小沙力土村,缘何华丽转身变为美丽乡村?其秘诀是“一分地”堆肥场,让牛羊粪便变废为宝。
小沙力土村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农牧交错带上,有着悠久的养殖传统,全村510户人家,养殖户就有190户。养殖业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可由此产生的大量牲畜粪便却成了公害。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臭气熏天,村民家门紧闭,连窗户都不敢开。一些养殖户把粪便堆在院外,粪水溢流到街上,村民路过只能捂着鼻子绕道走。因为牲畜粪便堆放的事,非养殖户与养殖户之间经常产生矛盾,邻里之间产生了隔阂。
痛定思痛。村党支部书记耿春宇与村“两委”班子反复商量,决定建立“一分地”堆肥场,彻底改变村子牲畜粪便随意堆放的现状,实现绿富同兴、乡风和谐。村里要求养殖户在自家预留地地头留出0.1亩空地,将每天产生的牲畜粪便及时清理,转运过来。为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这0.1亩空地的承包费由村里支付。
养殖户李大勇说:“过去,院里的粪堆跟小山似的,不光臭自己,也让乡亲们跟着遭罪。现在有了‘一分地’堆肥场,粪便经发酵后变成优质有机肥,不少人向我订购,很抢手!”
环境改善了,养殖户与非养殖户也和好如初,互帮互助的民风又回来了。
初战告捷,小沙力土村开始向其他类型垃圾宣战。按照变废为宝的思路,村里给每家每户建了沤肥池,厨余垃圾经发酵后变成有机肥,供庭院蔬菜、果树使用。对于生活垃圾,村里开办了兑换超市,每周日由村民统一送到指定地点,换取油、盐、米、面等生活用品。
耿春宇说:“现在,村民随手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基本不见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公德意识越来越强。未来,我们还要在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上想新招,在富民产业上下功夫,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