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异地易办”
辽吉黑蒙连四省(区)一市税务部门建立协作机制
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异地易办”
本报讯 记者唐佳丽报道 大企业在开展跨地区经营活动中,容易遇到不同地区税费政策发布口径不一、执行路径差异等问题。为解决相关难题,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牵头下,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大连五地税务部门联合制定了《辽吉黑蒙连四省(区)一市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作机制(试行)》,协调处理各地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全面提升东北地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机制的建立基于大量调研数据以及专家论证,协作机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四省(区)一市的“千户集团”、省级列名企业及其成员企业。按照区域统筹、多方协作、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的原则,该机制为跨区域经营的大企业提供税收遵从评价、税企直连建设、税收风险管理、税收经济分析等12项服务。服务一经推出,就广受大企业好评。如鞍本重组完成实质性进展后,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长春某子公司申请注销时,遭遇税务难题困扰。省税务局及本溪市税务局第一时间联系吉林省税务局,沟通、讲解工作要点、意义,最终取得满意结果。以此为契机,辽吉双方就此类业务达成共识,承诺开辟“绿色通道”,为东北区域内类似大企业重组等事项发展护航。“在协作机制推出后,类似的案例会更多,问题解决起来也将更为顺畅。”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积极构建区域协作体系,是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东北地区税务部门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去年9月,四省(区)一市联合下发《关于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加强税收征管和服务一体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18项便民惠企措施。同时,建立税收大数据共享机制,联合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发挥数据赋能优势,提升以税资政效果。
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与东北“三省一市”税务部门,在《东北区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运行半年后,再次组建工作专班,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难点、堵点、困惑点制作了《政策执行口径即问即答》《辅助裁量程序升级项目操作指引》,大力推进工作落实,持续营造东北区域良好的税收法治氛围。
据介绍,截至目前,四省(区)一市税务部门有176项跨区域涉税费业务办理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今年累计“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达25.5亿元,近2.4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完成网上跨区涉税费事项办理。
责编:王永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