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木船换钢船、转产有补贴
日前,营口市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多部门工作人员,深入渔村、码头和渔民家中,围绕渔船“减船转产”和“木改钢”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制定奖补政策,快速推进工作开展。
为解除渔民上岸转产的顾虑,营口市整合工、农、商、渔、旅各方资源,加大对渔民的就业保障力度。同时,通过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渔民采取合作等方式整合小木渔船“木改钢”,并帮助条件不足或融资困难的渔民解决渔船改造困境。

“近几年,近海鱼数量越来越少,我的木船也老旧了,还费油,挣不了多少钱。趁着政府这次推出‘减船转产’政策,我就转产了。政府给一定的补贴,还帮忙找工作。”盖州市西海街道办事处双桥村村民胡恩德说。
谈及渔船“木改钢”政策,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光辉村村民韩宏伟说:“我的渔船正在改造,可以申请补助和贴息贷款。改造后的渔船出海更安全,出海收入也会增加。希望更多渔民能够享受到‘木改钢’政策带来的实惠。”

为保障渔船“木改钢”政策高效落地,营口市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端的造船企业。工信部门组织人员进驻造船企业,了解钢船生产准备情况,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钢材等主要生产物资供应稳定。为了拓宽资源引入渠道,市工信局与江苏、大连等地的优质船舶企业对接,精心筛选出10余种符合渔民需求的优质船型。同时,严格督促造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障船舶制造安全有序。
一家渔船修造厂的负责人孙妍表态:“我们将以渔民需求为核心,依法依规推进钢船生产,确保造出来的每一条渔船都符合渔民的作业需求,既保障出海安全,又提升作业效率。”

另外,由营口市职能部门、基层干部和渔业从业者组成的宣传队伍,通过进渔港、进渔村、上渔船以及视频连线等方式,面向船东、船长、船员开展渔业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船主孙企刚表露心声:“出海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不能超员超载。大伙儿现在做得都挺到位。”
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实施24小时驻守码头督导机制,包保干部与船主精准对接,实现渔船出航、作业、归港全流程监管,确保渔船动态“看得见、管得住”。

下一步,营口市将持续巩固渔业安全生产治理成效,形成政策宣传、精准监管、造船保障服务闭环,不断优化安全监管措施,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与安全培训,稳步推进“减船转产”与“木改钢”工作,确保补助政策与配套服务落实到位,实现渔业安全生产与产业效益提升的双赢目标。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