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开展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本报讯 记者崔治报道 近日,鞍山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工。这一承载着鞍山人集体记忆的 “母亲河”,正式迎来生态蝶变的关键节点。鞍山市投资13.34亿元,以“生态修复、功能提升、智慧赋能”为核心脉络,织就一幅系统性治理的蓝图。
在基础设施优化领域,120余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道将如“血管”般重塑城市排水体系,5座配套远程综合调控功能的泵站将化身为“中枢”保障水流通畅,430余公里排水管网的疏通检测与2.5公里截流干管的非开挖修复,则从源头为河道“减负”。
在生态治理层面,主河道及上游支流清淤工程将还河水清澈本色,5公里千山支流生态护岸将筑牢河道 “防护盾”,95公顷生态隔离带与“海绵”城市设施相拥而生,既守护生态本底,又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将搭建排水智慧监管平台,地理信息系统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将为流域水环境监测装上 “智慧眼”,让治理决策更精准、更高效。
随着工程的推进,市民将亲眼见证南沙河的“华丽转身”。曾经底泥堆积、亲水性差的河道将蝶变为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枯水期干涸的景象将成为历史,流域生态系统愈发完善;城市内涝问题将得到显著缓解,雨季居民出行更安全、更顺畅;沿河生态综合体建成后,将为市民增添一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责编:徐 硕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