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威:用所学所长解除养殖户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任梓溪
天刚蒙蒙亮,早已换好工作服的周天威来到种猪养殖场,一边翻看待产母猪舍门口的监测台账,一边拿起体温计与听诊器,俯身检查母猪的呼吸与胎动。“这几头母猪还有三天就要生产,体温、采食、活动量都得时刻关注,差一点都可能影响仔猪成活率。”周天威说。
周天威现任辽宁东润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出生的她已经和猪打了20多年交道。“我父亲就是从事养猪行业的,3岁时我就开始拿着赶猪棍‘上岗了’。”如今,周天威还保持着父亲教给自己的习惯,清理食槽时,她总是习惯性摸一摸槽底是否有残留饲料。“养猪的门道太多,学习畜牧专业后,我才发现养猪技术含量很高。”她笑着说。
周天威研究生一毕业,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锦州市黑山县。那时,当地各家养殖户分散,种猪品质参差不齐,产崽效率和质量不高。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知识和疫病防控技术,经常出现一头猪生病连累整个圈的情况。“一到疫病高发季节,我们就高度紧张,就怕这一年白干了。”养殖户周喜满道出了当时养殖散户的焦虑。
为帮助乡亲们,周天威一家家走访调研,了解各家各户的生猪存栏量、仔猪日龄、常见病症,翻阅公司内的疫病防治日志以及市场营销记录。摸清症结后,周天威为每户定制了养殖方案,并牵头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农机制,通过统一供应种猪、定制营养配方、集中采购疫苗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共享优质种猪资源,确保每一头生猪都品质优良。如今,周喜满再也不用担心因猪生病而导致“血本无归”了,养猪的数量也由几头变成了百十来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想让科技创新扎根土地,让养猪户真正后顾无忧,周天威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联合当地职业院校,免费开设畜牧养殖培训班,在公司设立人才孵化岗。在她的带动下,已经有8名青年选择回到家乡,投身畜牧产业。
责编:李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