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这里最江南

北国网记者 王世海
“星斗焕天章,熙朝制作光。文昭灵宝瑞,书启酉山藏。玉检涵蓬观,金题拥墨庄。沿迴宗圣海,条理总皇纲。考义详于度,垂谟典以常。是尊天一阁,能益智千囊。工轶碑摹篆,劳嗤石作仓。薪传寻坠绪,逸事穷极荒。勒鼎功同禹,铭盘志比汤。留都思溯始,方策示无忘。”这是著名诗人金朝觐以沈阳故宫《文溯阁》为题,精心写成的一首五言古风,表达对文溯阁内丰富藏书的无限仰慕。
走进沈阳故宫,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群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和西路分别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西路出现时间最晚,为乾隆时期所为,风格独特,也是最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所在,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就在其中。
富藏万卷书
写《文溯阁》之时,金朝觐正在沈阳书院读书,沈阳书院离故宫不远,能仰望到故宫西路内的文溯阁,一日,诗人灵感忽来,怀着崇敬之心写成这首作品。

故宫文溯阁。
据辽宁大学教授毕宝魁介绍,金朝觐是乾隆年间以《解脱纪行录》扬名海内的散文大家金科豫的从兄弟。辽西金氏家族的兴起始于清初的金有成,他从征有功,入内务府,赠文林郎。金朝觐于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四川崇庆知州。约四十几岁即辞官回籍家居,有《三槐书画诗钞》传世。
金朝觐在诗中描写与颂扬了文溯阁所藏图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典籍珍贵,意义深远,价值非凡,功同夏禹,志比商汤,可谓旁征博引,文辞典雅。
毕宝魁表示,康熙、乾隆二帝为加强文化统治、展示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曾谕令编纂类书。康熙年间编成《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年间又修成一部特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缮录七部,建七处藏书楼尊藏。北方收藏《四库全书》的四座书阁,分别为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南方收藏《四库全书》的四座书阁则分别为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

修成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为群经及小学之书,如《易经》《尚书正义》《毛诗指说》《尔雅注疏》等;“史”为纪事之书,如《史记》《竹书纪年》《建康实录》《岁时广记》等;“子”为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者,如《孔子家语》《世说新语》《西京杂记》《归田录》等;“集”包括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等,如《楚辞章句》《李太白集》《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全书著录书籍3500余种,7.9万余卷。全书订成3.6万余册,221万多页,9亿多字,分装在6600余只楠木盒中。

乾隆为文溯阁题写的楹联。
沈阳的藏书楼名为“文溯”,是取“溯涧求本”之意,它修建于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到沈阳,文溯阁刚刚建成。当年逾弘历的乾隆再次回到故乡,看着新建宫殿和文溯阁中盈架而陈的《四库全书》,颇为感慨,曾挥毫写下一首长诗。弘历还为文溯阁御笔亲题写一对楹联,流传至今,其中上联为“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探大本”,下联为“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中有横额“圣海沿回”。
色彩最独特
文溯阁的建筑样式和色彩设计充满江南风韵,在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中显得独一无二。沈阳博物馆协会李理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了详细解释,文溯阁是故宫西路主体建筑,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建造而成,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故宫一般宫殿殿顶都采用黄琉璃瓦绿剪边及五彩饰件,文溯阁使用黑色琉璃瓦绿剪边,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他宫殿红金为主的彩饰迥然不同,彩绘画题材也不是常见的行龙飞凤,而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和谐的图案,古雅清新。如此用色,还寓含着以水克火和趋吉避灾的用意。

周身绿色的文溯阁,在金碧辉煌里独树一帜。
文溯阁外观二层,黑琉璃瓦绿剪边硬山顶,面阔五间,加西侧楼梯间为六间,进深三间。阁下层均出檐廊。阁内为三层,在下层顶板下的空间,东、北、西三面各以回廊的形式增加一层,俗称“仙楼”,两侧各一间之地,正面约两米多宽,使正中三间形成二层空间的敞厅,下层靠北以隔扇分出近二米宽过道。《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书架分排于阁内各层。

文溯阁内部,曾经收藏《四库全书》的一处角落。
因为历史原因,文溯阁所存古书已于多年前运至兰州,由甘肃省图书馆收藏。
乾隆的江南梦
在清代二百多年间,先后有四位皇帝东巡,进驻沈阳故宫,数次修缮和改造。乾隆时期,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处于鼎盛时期,特别是精巧浪漫的江南园林,如梦似幻,让人百看不厌,乾隆多次南巡,对其印象深刻,非常喜爱,他也把这份情感通过家乡的宫殿展现出来。
李理会长表示,除了文溯阁,故宫西路还建有碑亭、宫门、嘉荫堂、戏台、东西回廊、九间殿等房屋,融入了丰富的江南园林元素,共同形成与原有大内宫阙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构造了沈阳故宫最具文化气息与休闲韵味的建筑组群。纵观整个西路格局,院落层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乱,花草奇石点缀其间,的确为皇家读书作画和休闲放松的理想之地。
紧邻故宫西路还有一组名为西所的建筑,包括保极宫、迪光殿等,保极宫是清帝东巡时的寝宫,迪光殿为处理军政要务的地方,它们不属于西路,但也是乾隆时期的建筑杰作,一样饱含江南园林风情。

迪光殿。

抄手游廊。
站在保极宫院中,色彩斑斓的抄手游廊布满彩画,尤其抢眼,最为别致,它依东西山墙而建,并与迪光殿相连。抄手游廊将单调的山墙边缘空间柔化,其空间的进深和弹性得到丰富。抄手游廊上的彩画采用江浙一带的“苏式彩绘”技巧来表现,有历史故事,还有山水、花鸟、楼阁,生活气息浓郁,与庄重严肃的东路和中路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记者王世海
学术指导:沈阳文史馆
校对:马松波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