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蟹田稻马上开割
本报记者 张霖
盘锦水稻大面积收割在即。10月8日,记者前往盘锦市大洼区中尧农垦集团农业发展公司第七分场,了解水稻收获前的情况。
在即将收割的稻田内,种田大户徐晓楼正在跟公司总经理邵立宾探讨稻田问题——他发现承包地边缘有几株稻穗出现灌浆不饱满或缺粒的情况。“不用担心,咱们这边附近树林比较多,是有鸟过来觅食。”听到邵立宾的解释,徐晓楼的脸上多了一份轻松。
几个月前还在跟记者说绿色防虫感受的徐晓楼,如今放下心来,面对即将到来的秋收,他跟记者算起了收益。“今年承包了220亩地,用的新品种,全程有人指导,再加上稻蟹套养,今年光照也好,河蟹比往年大。算下来,一亩地能多收几百块呢!”还没算完,徐晓楼就笑了起来。
眼前近5000亩的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示范田里,稻穗一眼望不到头,风吹稻浪,泛起微微稻香。
站在田埂旁的邵立宾一边咀嚼刚撸下来的稻粒,一边对记者说,今年当地农场有2万亩地种植了新品种“洼米一号”,这种米口感带有微香。目前除部分早熟品种外,农场内绝大多数稻田从10月10日开始大面积收割,预计11月5日前后收割完成。
在农场的收割机库房,记者见到12辆红白相间的收割机,包括4辆新引进的收割机。邵立宾告诉记者:“司机就是我们场里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机械化收割真方便,以前一个人手工一天只能收一亩多地,现在用收割机一天能收四五十亩。”
今年,盘锦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3万亩,水稻面积为166万亩,其中稻蟹共生立体生态养殖面积达100万亩以上;预计粮食总产量达11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产量100万吨以上,预计水稻收割机械化率达96.5%以上。在不久前揭晓的2025年辽宁省品牌价值榜上,盘锦大米以623.55亿元的品牌价值第七次蝉联农业区域品牌榜榜首。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