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新潮碰撞
本报记者 孟祥畔
“这麒麟机甲太震撼了,孩子看得直拍手,值回票价!”10月2日,吉林游客范女士举着手机穿梭在葫芦岛葫芦古镇的人流中,她的镜头里,既有绚烂的烟火,也有攒动的人群,金属质感的麒麟机甲随着音乐喷火摆尾,引得身旁游客阵阵惊呼。
“十一”假期,葫芦古镇以“国庆古风百戏节”为载体,将关东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打造出极具观赏性的文体旅新场景。据统计,仅10月1日当天景区就接待游客9000余人次,其中葫芦岛本地及周边锦州、朝阳等地游客占大多数,成为辽西地区短途游热门打卡地。
清晨的古镇,烟火气与文化味交织。川剧变脸表演台前,演员转身、甩袖间,脸谱瞬间从绯红切换至墨黑;丰收地里,家长们带着孩子,看玉米挂满屋檐;中心广场上,醒狮腾挪跳跃踩过彩球,“嫦娥”身着襦裙缓缓走出。今年,景区增设了红色打卡点,“双节同庆”“盛世华诞”等横幅随处可见,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红灯笼相映,节日氛围扑面而来。
夜幕降临,古镇“麒麟机甲花火夜”拉开帷幕,辽西首秀——麒麟机甲巡演队伍一亮相,立刻引发围观热潮,麒麟随着音乐舞动。圣水湖畔上,非遗盒子灯次第亮起,铁塔烟花瀑布倾泻而下,非遗打铁花匠人将铁水奋力击向空中,金色火花化作漫天星火,与旋转的非遗风火轮相映成趣。随着七彩祥云烟花秀在夜空绽放,葫芦广场篝火随之燃起,游客手拉手载歌载舞,歌声与欢呼声在古镇上空回荡。
“我们持续丰富文体旅融合产品,就是想通过传统非遗与新潮体验的碰撞,让游客在欢乐中触摸关东文化的根脉。”景区负责人刘雪红介绍,这个假期,从民俗体验到烟火盛宴,古镇以全天候80余场精彩演出,串联起白昼与黑夜,让关东民俗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游客生活。
责编:李 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