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全国首列满载武器的火车从这里奔向朝鲜战场
记者 张颖 栾溪
1950年12月26日,夜。沈阳苏家屯兵站人声鼎沸、灯火通明。
这天夜里,一列满载武器装备的火车,轰鸣着,风驰电掣般地奔向朝鲜战场。这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首列向朝鲜战场运输武器的火车。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一车车人员、物资、武器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奔向战场。
75年后的今天,轰鸣的火车呼啸而过,那条带着历史记忆的、繁忙的运输线还在,它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永远不会磨灭。

1950年12月13日,民兵昼夜巡视铁路,保障前线物资供给。
家家户户作贡献
据《辽宁省志・民政志》记载,1950年10月,为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山海关(当时属辽西省)、锦州、大虎山、苏家屯、抚顺、凌源等地纷纷设立临时供应站,为部队提供饮食以及马匹的草料等关键物资。同时,依照东北人民政府的命令,在锦州、新民、大虎山、绥中、沈阳、苏家屯、抚顺、清原、本溪、安东、铁岭、凤城、灌水等地设站,专门接待与慰问过往的伤员、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家属。
从建站至1951年5月,这些站点累计接待过往人员367.31万人次,其中,苏家屯兵站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51年,沈阳市铁路员工家属支援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时期,住在附近的人,要么是军供站的工作人员,要么是提供物资保障的后勤人员。苏家屯区军供站退休员工关怀春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期间就在该军供站为志愿军战士烧过热水、送过饭。之后,关怀春也沿着父亲的足迹来到军供站,并在这里服务了一辈子。
“当时家家户户,甚至每个人都曾经为抗美援朝作过贡献。”关怀春自豪地说。

关怀春说:这就是当年的苏家屯军供站
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父亲曾经说过,“全国第一趟满载军火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的列车,就是从沈铁苏家屯铁路机务段发车的。”后来,关怀春翻阅相关文献记载了解到,那列火车是1950年12月26日16时从苏家屯军供站发车,28日16时37分踏上朝鲜国土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东北过轨入朝重车达39203辆,占全国过轨重车的74.6%。这些过轨重车都是由沈阳铁路局职工负责编发、中转及装车。
回忆起在军供站的日日夜夜,关怀春感触很多。刚成立的军供站,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食宿条件都极其艰苦,设备也非常简陋。“但是老一辈人特别能吃苦,父亲曾回忆,这里原来只有一座二层的日本人修建的小楼,作为办公楼,大部分的办事机构都设在闷罐车里,夏天一丝风都吹不进来,在里面待一天,出来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关怀春说。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父辈们不畏艰难,保障了苏家屯兵站的供给,源源不断地将武器弹药输送至前线,为志愿军战士们提供了坚实的火力保障。
保证每个战士都吃上热乎饭
为了让过站的志愿军战士吃上热饭菜、喝上热开水,兵站工作人员与周边村民齐心协力,在空旷的场地上搭建起临时席棚,架起十几口大锅,日夜不停地做饭、做菜、烧开水。
“一个蒸饭箱一次能蒸300斤米,熬菜的大锅口径数米宽,里面可炖上百斤的菜,添满水后水深能没过成人胸口,需要几个人拿着大铁锹费力搅和。”父亲在世时为关怀春描述的细节,已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
在送水工作中,挑着热水上站台为志愿军战士灌满行军水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挑水人不仅要掌握好扁担压在肩头的位置,走路时身体还要顺着水桶晃动的节奏,既不能让水洒出来,又要时刻防止烫伤。
据统计,抗美援朝时期,苏家屯军供站一昼夜可不间断地供应1.2万人用餐、2万人饮用开水。仅1951年,苏家屯军供站就接送赴朝军车2000余列,接待志愿军干部战士近130万人次。

东北各地送往朝鲜战场的慰问品堆积如山
沈阳共有四个军供站
苏家屯军供站负责人王宇震说,抗美援朝时期,沈阳共存在四个军供站,它们因为位置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除苏家屯军供站外,还有沈阳站、皇姑屯站以及新民火车站三个军供站。
沈阳站的军供站是四个军供站里相对比较大的,接到的任务也相对紧急和重要。为了保证每次任务都能迅速传达完成,工作人员需要日夜值班,随时待命。沈阳站军供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进站通知后就会全体出动,将辖区内所有的馒头、包子、烧饼等充饥食物悉数买进,让志愿军战士饱餐后奔赴前线作战。
位于皇姑屯火车站的军供站,提供的供给服务相对比较单一,主要负责过往的志愿军战士饮用水的需要,是个临时军用饮水站。只配有烧水工,其他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保证了抗美援朝部队通过时的饮水供应。
新民火车站还设立了志愿军招待所,抗美援朝期间接待了近6万名志愿军指战员。
铭记是最好的传承
当年低矮破旧的军供站,如今已变成现代化的楼房,仍然延续着保障补给的使命。
在站台上,看着轰鸣的火车穿梭而过,那条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运输线,虽历经岁月洗礼,却风采依旧。而沈阳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先行地,是前方战士有吃的、有弹药、能打胜仗的根本保障。

抗美援朝时期,军供站里繁忙的景象
千条万条,运输是第一条。为了保障抗美援朝“生命线”的安全,沈阳人民披星戴月,克服万难,建立了一条“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近千个日夜,铁路职工们守护着线路、桥梁、隧道、车站和列车的安全,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护送列车上的物资安全抵达朝鲜战场。两年零九个月,全国四面八方的物资汇集在沈阳的四个军需站里,一列列火车星夜驰往前线,一辆辆汽车满载物资奔向鸭绿江边,把前线最需要的物资送到阵地上,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在苏家屯兵站,你可以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体会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以及后方人民的无私奉献,感受先辈鲜血浸染的这片热土。铭记英雄,感怀先烈,才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刘 新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