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英开创“辽峰”葡萄新“门派”

赵铁英在葡萄核心基地查看葡萄长势。
本报记者 许刚 文并摄
8月27日,在临近辽阳灯塔市辽峰小镇的路边,挂着“辽峰葡萄”横幅的摊亭陆续摆了出来,一年当中最佳的葡萄采摘季悄然开启。
赵铁英却不着急,他仔细端详着自家种植基地里已经压弯藤蔓的葡萄说:“等上半个月再摘,那时的口味才最好。”
今年74岁的赵铁英,种葡萄已经有31个年头了。他培育出的“辽峰”葡萄远近闻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赵铁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谈到这份荣誉,赵铁英告诉记者,始终把“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人生信条,把学习并掌握农业科技作为最重要的事,让他不仅开创了“辽峰”葡萄这一“门派”,还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建了一整套“辽峰”葡萄栽培的“武功秘笈”。
这一切要从赵铁英跟葡萄结缘说起。
“我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学的是生物,后来成为生物老师,这让我从小就对这些知识感兴趣。”赵铁英回忆道,虽然中学未毕业就务农,但他一有空就去读父亲收藏的生物类书籍,后来更是凭借念的两年函授大学,成为当地少有的知识型农民。
“随着国家出台鼓励政策,我意识到,想致富必须开创新品种。于是,我开始尝试种植适合本地种植的葡萄。”1994年,赵铁英从沈阳农大、省农科院、熊岳农科院先后引进了十余个葡萄新品种,开始在灯塔市柳条寨镇大新庄村自家地里试种。
“有时头年种次年就挂果,但因为经验不足,产量和品相都很一般。”但赵铁英心态好,在他看来,起码挣到了一年的经验。带着总结出来的问题,赵铁英不断地跑去省内各科研院所学技术、取真经。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葡萄种出个样儿来。
在生物育种技术上有个术语叫“提纯扶壮”,是指通过遗传手段培育高效高质农业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经过不断地“提纯扶壮”试种,赵铁英在自家葡萄园的“巨峰”葡萄嫁接丛中偶然发现了变异单株。
“它的叶片又厚又大,果粒比‘巨峰’大、味道比‘巨峰’甜,这正是我想要的新品种!”赵铁英欣喜若狂,赶紧把这株新品种葡萄树精心看护起来,留作第二年扩大培育。
“说实话,这种发现十分偶然,甚至可以说需要一定的运气。”时至今日,赵铁英说起当年的情景依然激动。但以他的经验看,如果不是非常执着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单株新品种很容易被忽略。
经过8年时间,赵铁英将新品种葡萄的栽种面积稳定在20亩。2007年9月,赵铁英申请了新品种鉴定,省种子管理局组成5人专家组进行鉴定。
最终,专家组一致通过鉴定,评语是“该品种综合性状和品质优于‘巨峰’,建议加大推广力度,扩大栽培面积”,并将其定名为“辽峰”葡萄。赵铁英因此成为我省以普通农民身份培育成功葡萄品种的第一人,正式开创了“辽峰”葡萄新“门派”。
成为“辽峰”葡萄“掌门人”的赵铁英首先想到的就是把“门派”的规矩定下来,并把栽种的招数写成“秘笈”,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发展。
凭借30年的经验,赵铁英制定了一套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制度,从初期的施肥、剪枝、疏果,到中期的防病、防虫、防涝,再到后期的采摘、包装,赵铁英都严格要求种植户按照他制定的标准执行。
现今,赵铁英又将裸地栽培全部改造升级为设施栽培,为葡萄盖起了大棚。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冰雹的危害,减少了除草剂等农药的污染,抑制了病虫害,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设施栽培可以使葡萄提前或延后上市,大大提高了种植收入。
“从‘辽峰’葡萄定名后,我就开始不断总结制定‘辽峰’葡萄种植的各种相关标准,把每项标准都精确到固定的数值,做成一个小册子。”赵铁英把一本有关“辽峰”葡萄种植的小册子递过来,记者发现,里面的内容十分详细:标准果实每串50颗、最大每颗20克(大于“巨峰”3克),甜度为20%(优于“巨峰”3%),亩产控制在1250公斤,同等条件下比“巨峰”早熟7天……
“这可是我多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结果,每一个数据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校正。”赵铁英把从栽培模式、花果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直至产量控制等核心技术及数据毫无保留地写在小册子上,甚至连搭建冷棚的具体参数都包含在内,这真真正正是一本“辽峰”葡萄栽培的“武功秘笈”。
有了“秘笈”的赵铁英却不保密,反而无偿地将其发放传授给果农。在小册子最后还印有他的联系方式,便于果农随时咨询。2001年,赵铁英担任了当地的葡萄协会会长,经常利用冬闲期间无偿到各村讲授葡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春夏秋3个生产季节,则随时到田间指导。
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发展,赵铁英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发展。赵铁英不仅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的葡萄苗和技术指导,还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实现统一管理和品牌化经营。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辽峰”葡萄。近年来,“辽峰”葡萄在质量提升的同时价格也随之提升,每公斤能比普通葡萄多卖出2倍甚至更高的价钱。
据灯塔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辽峰”葡萄的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3.6亿元,真正成了当地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如今的赵铁英尽管已年过七旬,但每天仍是天一亮就骑上他的小电动车,到位于柳条寨镇的400亩“辽峰”葡萄核心基地查看葡萄长势。“没办法,这一辈子就认准葡萄了!一天不看,心里就不安。”赵铁英笑着说,“何况我还得不断查看长势,与时俱进呢!”
看来,赵铁英的“武功秘笈”永远没有结尾。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