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月:百练成“金”
本报记者 智曼卿
31岁时,凭杂技《蹬伞》摘得中国杂技界最高奖“金菊奖”;33岁时,以手彩魔术《光》蝉联该奖项,成为中国杂技界首位跨界蝉联“金菊奖”的演员——她就是大连文化产业集团大连杂技团有限公司演员管理部副部长、二级演员鲁明月。
8月中旬,记者在大连杂技团训练厅见到鲁明月时,她正穿着黑色紧身训练服在训练厅一角练蹬伞。起身打招呼时她满脸通红,汗水顺着脖子流淌,身下的垫子因为长期被汗水浸透,出现了一块圆形痕迹。
“只要没有演出,我每天上午练蹬伞,下午练魔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干我们这行,早习惯了。”鲁明月轻拭额头汗水,平静地说。
舞台上,鲁明月如明月般光彩夺目:1把三四斤重的伞,在她的足尖“翩翩起舞”;3把或6把伞,能在她的双脚上跳跃、盛开;总重近50斤的15把伞能在她的双脚上如蒲公英般绚烂“绽放”。舞台下,鲁明月近20年日复一日在训练场上与伞“较劲”。她说,蹬伞没有窍门,只有靠一遍一遍练、一遍一遍“磨”,直到手脚练出茧子,达到“人伞合一”。
2022年,已手握“金菊奖”的鲁明月在大连杂技团的鼓励和支持下,以31岁的“高龄”从“零”学魔术。“蹬伞靠腿脚,手彩魔术靠双手,对我来说就是重新学一门技艺。”她坦言,再攀高峰的路十分艰难。
手彩魔术的“顶针”技术难度极高,多年来舞台上鲜有演员呈现,其神奇效果全靠双手的变幻。为达到理想的舞台效果,鲁明月独自在房间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从1根手指到8根手指,顶针在指尖消失又出现。她不仅拉长每天的训练时长,还把道具带在身边,晚上坐在床上练到困了才睡,早上醒来先练一会儿再起床。
“没有捷径,我相信勤能补拙。”鲁明月说。凭着这股韧劲,她用两年时间突破“顶针”魔术高难度效果,完成从高水平杂技演员到“魔术师”的蝶变,摘下2024年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的“金菊”。
鲁明月始终坚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不仅多次以良好的状态参加重要外事演出、比赛,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积极参加专业艺术院团公益惠民下乡演出活动,把高质量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她说:“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潜心打磨基本功、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不仅是对职业的尊重,更是传递文化力量的责任。”
责编:盛 楠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