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港绥中港区首迎外贸货轮

图为靠泊在绥中港区的外轮正在进行装卸作业。 本报特约记者 杨兵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大毅 孟祥畔报道 近日,满载5.4万吨南亚铁矿的“春生”号巨轮,稳稳泊入葫芦岛港绥中港区1号散货泊位。这是绥中港区作为新晋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迎来的首艘外贸船舶,同时也是目前进出该港区吃水最深、载重吨位最大的船舶。货物经葫芦岛海关检疫并快速查验后,将运往内蒙古投入钢铁生产。
绥中地处辽西走廊西端,是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冲,绥中港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后,对外开放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总长800米,配备了海关监管场地,设计年通过能力575万吨。
本次万吨货轮首靠,意味着绥中港作为东北海陆大通道西大门的作用已正式激活。绥中港区将同柳条沟港区构成葫芦岛港“双港区”格局,共同承载起东北地区能源集散与临港产业发展的战略使命,成为畅通东北海陆大通道的关键节点,为东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责编:李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