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银针飞舞间乡村工匠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蒋霏
一把剪刀裁出乡土产业新经纬,一根银针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近日,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文化馆内,鞍山市乡村工匠大赛正在进行。在剪纸与刺绣两个赛场,选手们以剪刀为笔、银针为墨,在红纸与布料间勾勒出人物、花鸟、植物等生动图案。
大赛现场,刺绣组一等奖获得者段丽娟展示着色彩斑斓的作品。“我的作品是美丽的花朵,象征着乡村振兴事业欣欣向荣。我希望通过针尖上的艺术,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振兴的美丽愿景。”她的话道出了广大参赛选手的心声。
剪纸组一等奖获得者王新立的经历,则诠释了乡村工匠如何推动传统技艺实现产业化,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级非遗“岫岩满族剪纸”的省级传承人,王新立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已经40余年。如今,她通过创办工作室,并承接旅游纪念品订单,帮助更多人通过剪纸这一传统技艺实现增收。
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帮扶科科长杨印涛表示,此次鞍山在全省率先举办乡村工匠大赛,就是要发现更多的乡村工匠人才,并通过各种帮扶举措,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量。
目前,鞍山市按照省、市、县三级认定标准,在传统手工艺、特色种养、民俗文化等领域通过精准筛选,逐步建立乡村工匠人才库,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技能提升方面的指导和资源支持。
在此基础上,鞍山市将支持乡村工匠创办工作室、专业合作社,并结合乡村旅游、电商平台等渠道,推广鞍山特色产品和传统技艺,拓宽就业增收门路,让乡村工匠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责编:栾溪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