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四易其稿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
本报记者 姜义双
“对万泉小区的改造,这是最后一次协调会,40天内必须完工!”近日,在抚顺市顺城区住建局召开的万泉小区改造协调会上,局长顾国涛撂下重话。就在这次会上,四易其稿的万泉小区环境改造方案最终敲定下来。
顺城区长春街道万泉小区是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1204户居民、26栋楼,近六成居民是老年人。“楼间距大,绿化好,又在市中心,当年大伙都抢着买。”9号楼居民王淑芬回忆道。
但好景不长,个别住在一楼的居民不顾物业劝阻,开始毁掉绿地种菜,没多久,小区内的绿地就被瓜分殆尽。随着时间推移,私家车也多起来,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居民出行,而且经车辆反复碾压,大量步道砖被碾碎,小区道路变得坑洼不平。
“小区有30万平方米,但每平方米0.4元的物业费都收不全,收上来的钱给保洁员开完工资就所剩无几,根本无力维护基础设施。”万泉小区物业经理王胜一脸的无奈。
2025年7月,万泉小区的改造工作启动。接到任务,辽宁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道桥综合院立即派出3名骨干到现场测绘,当天就拿出了效果图。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院长潘临东本以为这是个轻而易举的活,但让他意外的是,万泉小区的改造设计竟然四易其稿。
第一稿方案出炉后,万泉小区所在的隆顺社区组织志愿者挨门逐户发放调查问卷。居民意见集中在3个方面:步道砖好看不实用,一压就碎;设计的停车位少,满足不了需求;缺少凉亭和健身设施。
“根据居民的意见,我们很快就拿出第二稿:路面不用步道砖,全部换成柏油路;打通小区绿地,增加停车位;在小广场增加休闲设施。”潘临东说。
第二稿方案收集到的反馈是占用绿地太多。设计院随即拿出第三稿:不再打通绿地,通过拓宽主路,增加停车位。
第三稿再次反馈给小区,居民又提出新问题:有些大树保不住,可惜。设计人员再次到现场测量,精准利用每一处空间,既避开大树,又保证停车位数量不减,遂成第四稿。
7月17日,终于敲定方案。第二天,施工人员和工程车辆就进入现场。
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被列为抚顺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这项民生工程惠及抚顺市51个城镇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抚顺市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改哪里、如何改,都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今年以来,通过发放问卷和业主群调查,共征求意见1万余户,同意率达90%。
“每个小区的情况都不同,业主的需求也不同。在改造前,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制订改造方案。改造中,支持居民监督施工,市政府、区政府到街道、社区设立居民投诉台。改造后,请居民参与验收。其间,各级政府都尽最大努力,让居民在改造后的小区住得更舒心。”抚顺市住建局物业科科长王淼告诉记者。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万泉小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地面步道砖已全部清理,修路用的砂石等材料也已到位。
“政府都下这么大力气为我们改造小区了,地里的这点菜算什么,我们必须全清掉。”一些居民开始自发地清理菜园。更多居民满怀信心:“等改造完成,咱小区的房子又要抢手啦。”
责编:李明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