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企在朝阳开展低空气象合作
本报讯 7月9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低空气象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来到朝阳市,与朝阳市气象局就促进气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融合应用等签订合作协议和科研联合体协议,共同探索气象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为朝阳市打造东北地区低空经济示范区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朝阳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区的交会地带,具有开阔的空域条件、扎实的通用航空产业基础,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出台了《朝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推进10个重大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制造、文旅融合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朝阳市气象局积极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低空气象智能技术研究院、佐格微系统(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气象监测站网,为农业、生态、交通、能源、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服务。同时,聚焦低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探索智能化调控系统,加强课题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
罗思维 本报记者 崔毅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