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刘山街道:“窗帘行动”温暖独居老人
本报记者 刘乐
每日清晨6时许,抚顺市新抚区刘山街道花园社区的齐桂凤老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是她与社区工作者间的一个温暖约定。
“这是我们之间的‘暗号’,拉开窗帘,报个平安。”齐桂凤笑着说。
86岁的齐桂凤是一位独居老人,老伴儿去世,四个子女也不能每日陪伴在身边。社区工作者在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便有了这个约定。
齐桂凤居住的刘山街道,居民老龄化严重,辖区内60岁以上居民占49.6%,独居、空巢老人超过6600人。为照顾好这些老人,2023年年初,街道党工委启动了“窗帘行动”,街道下辖6个社区党组织与1870户独居老人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张贴花朵标识、每日开合窗帘的方式,坚持晨昏打卡、日间巡查,实现有情况早发现。
拉窗帘虽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却充满了真挚的关怀与温暖。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刘桂君说:“在‘窗帘行动’中,我们与老人约定,如果身体安好,早上起床就拉开窗帘,志愿者在楼下看到,就放心了;如果窗帘没有拉开,志愿者和家属、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后,会马上上门查访,看看老人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这样既能不打扰老人生活,又能及时发现异常。”
一天早上,花园社区志愿者马淑云像往常一样,来到45栋楼下,发现张阿姨家窗帘没有按约定拉开,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上楼。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后,终于听到屋里张阿姨的声音,原来是因为昨晚失眠没睡好,当天起床晚了,把拉窗帘这事儿给忘在了脑后。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小马这份心,真让我这老太婆心里暖乎乎的!”张阿姨拉着马淑云的手,不住地道谢。马淑云也松了口气,笑着叮嘱老人注意休息。
为增加工作力量,刘山街道整合党员、网格员、代办员组建了10支志愿队伍,对2428名有实际需要的老人实施“一人一档”管理。除了定期巡查老人是否正常开合窗帘,还精准掌握其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服务需求,并结合“党员代办站”建设,针对老年群体专门制定12类29项服务清单,涵盖用药提醒、心理辅导等具体服务项目,帮助解决米面粮油产品代买配送、家居清洁、送药上门等日常生活难题。
“关心关爱老年群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细化这些工作,就是要织就社区安全与关爱网,传递邻里守望温情,让老人舒心,让远方子女放心。”刘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刚介绍,今后还将持续深化“窗帘之约”内涵,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做实“康养助餐”、打造“医养病房”,积极构建起居家养老的立体保障网,想方设法让老人在关爱中安享幸福晚年。
责编:徐 硕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