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蓝桥社区:小餐桌解决大难题
本报记者 王坤
“今天的红烧肉炖得软烂,正合我胃口!”独居老人毕春喜端着热气腾腾的餐盘,笑得合不拢嘴。在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蓝桥社区便民食堂,这样温馨的用餐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聚焦老年人“做饭难、吃饭愁”、年轻人“工作忙、无暇顾”的民生痛点,去年8月,蓝桥社区建设社区便民食堂,依托“小餐桌”解决“大难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耄耋老人张明道和老伴郑云坐在餐桌两侧,一边吃一边聊。老两口过去住在儿子那里,由保姆照料伙食,自从有了食堂,索性搬回来住,一日三餐都来食堂。“不用孩子惦记了,一天消费23元,吃的便宜又健康。”
为保障食堂餐品质量和高效运营,蓝桥社区引入第三方企业合作,社区党组织全程监督,采取“党支部+网格员+居民代表”共管,“居民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让食堂实现“公益+市场”双向发展。食堂经营者王震表示:“虽然是薄利多销,但能服务到这么多老人,很有成就感。”
在提升用餐服务上,“网格管家+志愿服务”模式发挥了大作用。网格员担任食堂“联络员”,及时收集居民需求。志愿者艾冰每天忙碌在食堂,“有的老人腿脚不方便,一个电话我就送餐上门。”一年来,送餐队伍已累计服务超5900人次。
便民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更成为社区治理的新阵地。百姓的大事小情在小餐桌上“唠一唠”,都迎刃而解。一次,因在楼道堆放杂物引发邻居不满的李大爷在食堂打饭时偶遇邻居。“您老也不爱做饭啊?”李大爷先开了口。“是啊,做了一辈子饭,也想偷偷懒儿。”对方说。两人笑着达成了和解,相约饭后一起把楼道收拾下。邻居说:“吃饱穿暖是大事,其他都不算事儿。”
如今,便民食堂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不少临街企业纷纷与食堂合作,为员工订餐。外卖小哥、商铺员工、出租车司机也爱来这里吃饭。食堂挂出优惠表:现役军人免费、域内户籍百岁老人免费、80岁以上老人七折、60岁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折……
在非用餐时间,食堂还成为社区居民休憩、娱乐互动的场所。社区定期举办“美食文化节”“厨艺大比拼”等活动,开设“亲子烹饪角”,让居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增进邻里感情。蓝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兴旺每天都要来食堂走一走,他也经常化身快递小哥、维修员、调解员,为群众服务。
“小餐桌”托起“大民生”,便民食堂已成为蓝桥社区居民心中的幸福港湾。
责编:徐 硕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