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让喜剧周,拉长辽宁喜剧的周长!
明星汇聚、座无虚席、活动频发——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再次印证了辽沈大地的澎湃“笑能”。
从央视春晚到脱口秀剧场、短视频平台,从赵本山、范伟到马丽、贾冰等喜剧大咖,从辽宁走出的喜剧IP如黑土地上的高粱,一茬接一茬、一节高过一节。甚至有网友热评:全国喜剧看东北,东北喜剧看辽宁。
为啥辽宁老铁这么“逗乐”?和其与生俱来的乐观、积极、豁达密不可分。
首先,东北口音自带“魔性”。“马路牙子”“吭呲瘪肚”“五迷三道”“五脊六兽”……这些词从辽宁人的嘴里卷着热气冒出来,就是一串现成的包袱。
向内深究,东北工农文化中的刚毅与坚韧,更使幽默成为了辽宁人生活的解压神器。老铁们擅长从日常中发现笑料,在面对生活的坎坷时,付之于笑谈。二人转、小品都是在辽宁人的烟火气中熏出来的文化精品。
“笑声”可贵,但重要的是要结出丰硕的产业“笑果”。让“笑匠们”留下来。让资本、企业在这里扎堆,让编剧、制作、宣发形成合力。
如何破局?政府、企业、业态啥都不能少。在本届喜剧周期间辽宁发布了九大电影产业扶持措施,最高补贴1000万元,亮出了政府的态度。未来期待,有更多资本注入,建立集人才培训、内容创作、IP孵化、线上线下演出于一体的喜剧链条,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喜剧周是暂时的,但我们希望辽宁喜剧的笑声是永久的,更希望这些发自黑土地深处的爽朗,能被精心收集、酝酿,转化成扎实的产业链条,转化成可传承的艺术精粹,最终成为全国的快乐高地。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