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的祝家新村家家吃起了“旅游饭”,假期接待游客超万人 小山村流量缘何而来
本报记者 翟新群 姜帆
大雨哗哗地下着。7月3日,记者驱车驶往灾后重建的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新村,想趁着雨天游客稀少时,和这个最近火起来的旅游新村里的农民创业者好好唠一唠。
没想到,刚进村,就看到停车场里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凤洁农家院里笑声不断,一群游客正在用餐。“我们是专门来吃柴火灶农家菜的,昨天就预订了。”一名游客表示。
还有一个没想到的是,近两个月没见面,农家院的主人——47岁的唐凤洁明显瘦了一圈。“每天都忙到飞起!凌晨睡觉算早的,早上不到5点就得起来做豆腐,近一个月,我瘦了有十多斤。”正忙着炒菜的唐凤洁说。
累并快乐着的新村村民
为啥忙成这样?“平均每天接待4桌客人。要买菜,买回来还要摘菜备菜,肘子得慢火烀半天才能软糯入味,烙玉米面饼要发面……”因为家里生意火爆,不得不辞去外面逾万元月薪工作回来帮忙的唐凤洁丈夫说。
别人也这么忙吗?“新村2号”农家小院里,年逾六旬的王宝维领着老伴、二儿媳、二儿媳的父母和1名雇工,也是每天像陀螺似地飞转。他家平均日接待百余名客人,每天做水豆腐用的豆子就有8斤,周末游客多时,还要再雇几个帮手。
“早上7点就有游客上门,搁以前中午还能眯一觉,现在别说眯觉了,吃饭都没个准点儿,很多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王宝维正说着,二儿媳接过话茬:“我看网上大城市的年轻人说‘996’工作强度大,我们现在远不止‘996’,都快‘007’了,看来创业在哪儿都一样忙。”
虽然嘴上抱怨忙和累,但一看收获的账本,王宝维一家人依旧干劲十足。自从开起“农家乐”,他家一天能多赚1000多元,唯一愁的是帮工难找。
因为大家都很忙。41户村民,开农家院、民宿、超市的有十余户,其他人家也没闲着,或专卖水豆腐,或售卖自家烙的绥中北部山区特色小吃——黄瓜饼,各有特色。差异化带来高收益,“那家卖冰激凌的,最多时一天挣了700元呢!”祝家沟驻村第一书记张恒瑞说。
沿街走过,只见家家户户大门洞开,好多家门口支着小摊儿,主人皆笑意盈盈。一花引得百花开,新村路口,一些周边村的村民也拎着小筐,摆摊卖山珍野菜、水果、土鸡蛋、手工艺品等。
山沟沟人气旺
这个小山村为啥人气这么旺?
地处大山深处的祝家沟,距离绥中县城70多公里,受灾前,村民一直靠果业谋生,一向没啥知名度。
改变自去年开始。2024年8月20日,葫芦岛市遭遇极端降水,洪水没过屋顶,一片汪洋。祝家沟村成为绥中县受灾最严重的乡村之一,全村41户村民的房屋受损严重,被确认为无原址重建基础,需要易地重建。
受灾群众生活得好不好,时刻牵动着各级党员干部的心。急群众之所急,去年10月下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冲刺”努力下,在一处四面环山、一侧毗邻水库的风景如画的小山坡上,41座整齐排列的新房拔地而起,交付群众。
这个地势以及新农村式样的漂亮农家院落,是祝家新村灾后重建的点睛之笔。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按照灾后重建百姓生活实现新跃升的要求,绥中县在重建选址时,就深谋远虑地布下了创新发展旅游这枚棋子。
环村皆山也。这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绥中白梨的主产地,春日,梨花、杏花、桃花和山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小山村被装点得美轮美奂。美得像画一样的祝家新村,不搞旅游就是暴殄天物。
不仅如此。这里还坐落在绥中西北部山区旅游链上,与九门口水上长城、永安堡乡锥子山野长城、加碑岩乡辽西第一党支部等景区毗邻,加上绥中水豆腐、明水肘子等知名特色美食,容易串珠成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精选推出32条“花期乡遇”主题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祝家沟村入选成为“辽宁‘花乡四溢畅游山海’之旅”线路中的主要赏花地点。
乘势而上,绥中县在祝家新村举办了春季赏花和骑行活动,借助长城等旅游线路,让这里的人气持续攀升。“五一”和端午假期,祝家新村接待游客均超过万人。
为助力百姓唱好乡村文旅这出大戏,政府无微不至地搭台架桥。县里向村里派出常驻帮扶干部。他们联系县市场监管、消防、疾控等部门,上门为创业村民做经营规范、办营业执照;联系27家企业,认养了这里的1.2万株果树,解除了村民卖果的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干旅游。
让“网红”变“长红”
前不久,在县里的支持下,祝家沟村委会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出面承揽旅行社业务。“明天秦皇岛有一个80人的旅游团过来,中午在村里吃饭,你们家接待3桌。”接到张恒瑞打来的派单电话,村民老朱一脸笑容。
“网红”变“长红”,关键在策划。一张白纸,如何绘出最好看的图画?绥中县因地制宜,将旅游元素精雕细刻地融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村里新建的11个山顶蓄水“天池”全部穿上了特大号的红灯笼外衣,安装了太阳能板。夜里,周围山巅高悬的11个大红灯笼,宛如11个小月亮,辉映着新村火红的前景。
风雨中,新村的120亩“五彩稻田”画已初显模样,河道变身景观带,田里的水井也做了大粮仓的造型,成了网红拍照打卡地。
如鱼得水的营商佳境,让村民的心气越来越旺。“明年,我要把家里的果园封起来,养些溜达鸡和笨猪,与‘农家乐’形成生态循环,让我的果业和‘农家乐’都再上一层楼。”谈及未来,王宝维劲头十足。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祝家沟村‘大手拉小手’标志的‘家文化广场’刚刚落成,等我们的‘初心讲堂’建成,这儿的旅游会更红火,变化会更大。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村民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百万元,早日实现富民强村。”张恒瑞说。
责编:杨金凤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拾光纪·“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掷地有声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
- 微纪录片《淬心》第四集 | 险易不革其心
- 研习路:一份发展战略的时代回响
- 壹视界·微视频|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光耀长河 薪火永继——各地组织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致敬荣光 赓续前行——山西、辽宁、陕西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长春:“强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