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
主笔 孙明慧
谷雨时节,春风拂过峰峦,唤醒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
这是人间四月天,千山松林抖落了残雪,医巫闾山雾霭中浮动着暗香。
辽沈大地如一幅舒展的青绿水墨,正以宽广怀抱迎接春日暖阳。
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灵山风景区,素白的花簇缀满枝头,吸引踏青的人们循香而至。在辽宁,山脉分布东西两侧,犹如大地伸出的两条臂膀,揽尽春色万千。本溪关门山的天女木兰婷婷绽放、大连大黑山的杜鹃花海铺展云霞、阜新海棠山的杏花争相吐艳……千百年来,迎着春风,攀高、徒步,已经镌刻在辽宁人的节气记忆里。当料峭春寒褪去,蜿蜒山道上渐次绽放的不仅有烂漫山花,更有人们踏青寻芳的浪漫诗意。
对于松花石砚非遗传承人冯月婷而言,春山馈赠着独特的艺术灵感。产自本溪群山的松花石,“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自清代便被视为制砚良材,为文人墨客所珍视。冯月婷自幼生活在石材的世界里,熏陶于父亲的工艺传承中,面对每块原石,她总要凝神构思良久。唯有将创新巧思注入传统技艺,经过千百次精雕细琢,顽石方能蝶变为承载文化的珍宝。这份来自山峦的匠心传承,让岁月沉淀的技艺重焕熠熠华光。
春山的慷慨更孕育着舌尖上的惊喜。林地里,刺嫩芽正舒展紫褐色的嫩茎,散发春天限定的鲜美。这种被称为“山野菜之王”的嫩芽,或炒蛋,或蘸酱,总能唤醒最地道的春天味道。春季的辽东山区,土地肥沃、湿润,是孕育山野菜的温床。每年四五月,婆婆丁、荠菜、蕨菜、大叶芹、刺嫩芽、刺五加等“美味密码”遍布山林,只有经验老到的采山人才能准确“破解”它们生长的位置。
春山的底蕴也藏于诗画笔墨之中。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历代画家对《富春山居图》的摹本层出不穷。清代初期画坛著名的“四王”之一,王翚曾数次临摹,而其中一卷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长卷中,王翚笔锋流转,将天地浩气与人文哲思交融,观者仿佛能听见山涧清泉,沐得林间松风。
春山不语,却以万种风情编织着辽沈大地的文化经纬。当松花石砚的刻痕浸润千年墨香,当采山人的竹篮盛满时令馈赠,当古画卷轴与烂漫花海遥相呼应,这片土地上的春意便化作人与山水共生的生动图景。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