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 产业增效 农民增收 台安黑土地保护一举多得
本报记者 李海 本报见习记者 蒋霏
春分过后,天气转暖。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后黑村一望无际的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3月30日,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拖拉机在黑土地上来回奔忙。“这块地准备种土豆,现在先用农机把地平整了。”台安县年谷顺成大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田野告诉记者。
虽然后黑村的黑土地只是台安县125万亩黑土地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作为国家级黑土地质量监测点,后黑村的黑土地保护情况具有重要的样板意义。为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台安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推广发展部部长高月在田垄间来回穿梭,并将相关情况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不一会儿,高月的鞋底就沾满了泥土。“快春耕了,不来田里看看,我不放心。”除了观测土地之外,高月还查看了虫情测报仪。确认仪器一切正常之后,她告诉记者,这个仪器可以自动诱捕害虫,并将测量的监测数据上传到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平台。“有了这个仪器,虫害防治的效率更高了。”高月说。
完成了观测工作,高月指着眼前的黑土地告诉记者,经过深翻、深松、撒有机肥3个阶段后,现在,黑土地保护开始使用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搭配的方式。秸秆还田就是将秸秆粉碎后直接旋耕到土壤里,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黑土地,还解决了以往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农业大县,台安县的畜禽养殖业发达,由此产生的畜禽粪污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环境。如今,这些粪污成了生产有机肥的原料,为保护黑土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采用的黑土地保护方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高月告诉记者,在台安县辽河以南地区,一亩地施两吨有机肥,可以减少10%左右的化肥施用量,避免黑土地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导致板结等情况发生。
除了农业技术作支撑以外,还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通过黑土地保护受益。从后黑村目前的情况来看,黑土地采用技术保护措施之后,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每亩可增产80斤左右,而且颗粒饱满、抗旱抗风能力强。“黑土地经过深翻之后,土质松软,植物的根系可以长入更深的地下,为植物提供更稳固的支撑,所以不易倒伏。”高月说。
黑土地保护带给后黑村村民的还不止这些。现在,黑土地耕种大量使用农用机械,操作这些农机的就是后黑村村民。他们经过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并且在合作社入股。田野告诉记者,作业期,农机操作手平均月收入达1万元。“现在的农机越来越先进了,可以同时耕5条垄。新机器上带有北斗导航系统,耕地的精度越来越高。”田野说。农机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让农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据介绍,现在除了3月底到5月中旬的春耕以及10月份的秋收之外,其余时间村民可以到工厂打工或从事其他经营。这样一来,农民就有了更多的增收途径。
除了粮食作物之外,后黑村还在试点玉米和大豆套种。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在大豆生长的同时,玉米不减产。得益于黑土地保护的成果,后黑村相继种植了水飞蓟、白菜、羊肚菌等经济作物,让黑土地保护的成果成为农民增收的红利。
对于黑土地保护的前景,高月表示,黑土地经过多种方式的调理,机能正在逐渐恢复。对于黑土地来说,科学利用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让农民从保护黑土地中实现增收,这样,保护的成果才能真正巩固下来。“现在黑土地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农业保险的保障体系、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加上国家的补贴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在黑土地上多种粮、种好粮。”田野说。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