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十五冬” 冰雪经济迎来春天

2024—2025雪季沈阳东北亚国际滑雪场运营场景。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朱才威
核心提示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要立足辽宁冰雪资源禀赋,以筹办2028年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冬”)为契机,发展壮大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产业链,积极融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建设,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实施方案》令人振奋,目标明确,举措有力,此时出台恰逢其时,必将强有力地推动辽宁冰雪经济发展!”冰雪运动专家、中国滑冰协会顾问王石安3月30日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
《实施方案》在第一条“总体要求”中明确了辽宁冰雪经济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省冰雪运动场地及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冰雪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大众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普及程度稳步提升,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1900亿元左右,实现快速增长。到2030年,建成高品质冰雪运动和高质量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冰雪消费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
“《实施方案》确定的辽宁冰雪经济发展目标切实可行。”王石安指出,“‘十五冬’对辽宁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好比弹射器,将推动辽宁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北京冬奥会为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国冰雪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通过赛事带动了观众及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吸引力。后冬奥时代,随着我国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市场参与度逐渐扩大,冰雪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冰雪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借助“十五冬”东风,辽宁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奋楫扬帆正当时!
如何实现目标?《实施方案》给出清晰的路线图。“《实施方案》的具体举措可操作、能落地,为全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省体育局产业处处长李志刚说。
《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冰雪运动发展高地。“我们将从高水平举办冰雪赛事、高标准建设冰雪场地设施、高质量打造大众冰雪运动品牌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打造冰雪运动发展高地。”李志刚表示,“优质赛事是引领,能够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巩固并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冬奥成果,为冰雪经济积蓄动能;场地设施是基础硬件,加强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能够夯实冰雪运动发展基础。”
李志刚介绍,在2024—2025雪季,全省共举办了110余项、超千场各类冰雪赛事活动,直接参与者超30万人次。全省30家滑雪场共接待滑雪爱好者163.4万人次,同比增长4.3%;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4.5%。这就是优质赛事活动的巨大牵引作用!
辽宁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佘宇告诉记者,承办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国际级、国家级赛事,滑雪场地的落差需要超过800米,我省目前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的滑雪场。同时,我省还缺乏速度滑冰馆、冰壶馆及越野滑雪、冬季两项等场馆、场地。上述状况制约了我省冰雪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发展,也限制了我省冰雪赛事经济向纵深发展。
“起步晚、家底薄,冰雪运动场馆、场地不足是我省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的最大短板。”佘宇说,“辽宁承办冬运会,绝不只为办一届赛事,而是要补短板、促发展、助振兴,我们是以‘十五冬’为媒构筑发展的舞台,为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的大发展创造机遇。对于这些,《实施方案》均明确给出了发展路线图。”
《实施方案》提出,要优化提升冰雪旅游品质,大力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培育壮大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辽宁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董事长崔恩伟向记者表示:“《实施方案》在省内外、业内外均引发强烈关注、巨大反响。辽宁文化产业有基础,体育有优势,旅游有特色。‘十五冬’既是展示辽宁旅游魅力的舞台,又是壮大地域文化的重要契机,更是促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剂。《实施方案》的举措特别给力,辽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省体育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冰雪运动成为四季、全域、全民运动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十五冬’非常期待。以筹办‘十五冬’为契机,我们将深入贯彻《实施方案》,让它在辽沈大地落地生根,全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冰雪力量!”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