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集!最高奖励5万元
3月28日,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
召开新闻发布会。
“十五冬”主题口号、
会徽、吉祥物启动征集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辽宁省筹备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自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本届冬运会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设计方案。

在征集内容方面——全国所有支持和关注“十五冬”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团队,均可参加征集活动。应征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不得含有任何有悖于公序良俗的内容,且必须为原创性设计,不得抄袭、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
在时间安排方面——为加快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征集时间相比之前发布的预热公告时间缩短3个月,征集时间调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评选结果将于9月30日前向社会公布。
在设计要求方面——主题口号要具有时代气息,语言简洁,文字优美,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体现辽宁深厚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特征。会徽设计要内涵精准、具有象征意义,还要易懂、易记、易推广,同时体现辽宁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和辉煌成就。吉祥物设计应是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具有鲜明性格和拟人化特征,亲切友善,能够反映“十五冬”的形象,体现“十五冬”的主旨精神,体现冰雪运动特征、辽宁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评选及奖励方面——“十五冬”省筹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和社会公众意见,确定“十五冬”的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

该负责人表示,省筹委会将评选出20条主题口号作品作为入围作品,并在其中选出终选主题口号1条,奖励人民币1万元;选出宣传口号10条,每条奖励人民币5000元;其余入围作品,每条奖励人民币2000元。评选出5套会徽作品作为入围作品,并在其中选出终选会徽作品1套,奖励人民币5万元;其余入围作品,每套奖励人民币5000元。评选出5套吉祥物作品作为入围作品,并在其中选出终选吉祥物作品1套,奖励人民币5万元;其余入围作品,每套奖励人民币5000元。

评选揭晓后,省筹委会将在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奖者名单,并向获奖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该负责人表示,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的征集工作是“十五冬”各项筹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办好一届全国运动会最重要、最直接的视觉、听觉形象标志,对提升辽宁主办地知名度和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筹委会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准则,集中全社会设计领域的人才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智慧,严格程序办法,严控质量标准,把具有时代特性,体现体育精神、中华文化内涵、辽宁地域特色的高品质主题口号、会徽、吉祥物征集评选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十五冬”的“视觉名片”、辽宁的“对外名片”!
绿色、共享、活力、融合
“十五冬”办赛理念新鲜出炉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辽宁省筹备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省筹委会紧紧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确定了“绿色、共享、活力、融合”为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办赛理念。
绿色: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统筹考虑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转化和人工智能推广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共享:就是要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让人民身心更健康、就业更充分、生活更美好。
活力:就是要坚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团结奋进,通过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凝聚人心、释放活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融合:就是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聚合成势,推动体育和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共同绘就文化兴、体育强、旅游旺、经济富、百姓好的美丽画卷。
该负责人表示,2023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由我省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于2028年举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筹备工作,成立了以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主任的省筹委会,安排部署各项筹备工作,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和沈阳、大连、抚顺等承办赛区全力做好“十五冬”筹备工作。各成员单位、各赛区主动作为、靠前谋划,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和冰雪经济发展,扎实推动筹备工作开展。

该负责人指出,现在距离“十五冬”开幕还有一段时间,辽宁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紧筹备工作,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秉承“绿色、共享、活力、融合”的办赛理念,贯彻“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努力将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办成一届“彰显资源优势、展示冰雪特色、体现辽宁风采”的体育盛会。
记者:朱才威
责编:王世海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