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芳甸
主笔 赵雪
辽河拐过第九道弯时,将最丰腴的腹地留给了台安。台安的水纹里沉淀着古渡漕运的繁华,滩涂上生长着候鸟驮来的星辰,连吹过海滩的风都裹挟着五谷的醇香。
这片被河水反复誊写的土地,是大自然的恩赐,处处都装满福泽。
辽河张荒古渡口的黎明是被摆渡人的长篙点亮的。辽河岸边,千年渡口的石阶化作时光的琴键,锈色斑驳的拴船桩上,苍鹭啄食着浪花翻出的银鳞;复建的古码头旁,绿头鸭踩着旧时商船的倒影。这座承载着数百年漕运记忆的古渡口,是台安昔日“争流之景”的时光碎片。当农民踩着春汛的尾巴插秧时,总要与古渡碑亭畔梳羽的白鹤颔首致意——这些远客便振翅而起,羽翼掠过春日辽河的层层细浪。
而当“县花”福禄考开成海时,台安又成了大地的调色盘。这种远渡而来的花卉,在辽河三角洲的碱土里寻到新的故乡。五月熏风过处,粉紫的花毯从西佛镇铺到新开河镇,花农们弓腰采撷的姿态,与湿地深处收割芦苇的身影遥相呼应。最动人的是薄暮时分,晚霞将花田染成绛色,空中迁徙的鸟群常常误把花海当作倒悬的天河,徘徊着不肯南去。台安人也深谙这“欢迎”的花语,总在国道旁摆满盆花,让往来货车载走缕缕甜香。
离休干部朱继武窗前的福禄考总会比别处红些。这位97岁的老兵每日都会擦拭他的那些军功章。昔日的枪炮声化作他手背上的老年斑,硝烟也凝固成助听器里的嗡鸣。窗台上摆着的那个望远镜里,望见过解放天津时的红旗,也望见过生态观测塔上与鹤同眠的守夜人。
当然,美味也是这里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
当冯巩在春晚舞台喊出“台安炖大鹅”时,整个县城便沸腾如滚开的铁锅。这味道是台安土地写给天空的情书。辽河岸边散养的白鹅,佐以美味的酸菜,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像湿地收割后的秸秆在霜降里爆裂。最地道的吃法是要配新捞的湿地菱角,粗粝的鹅骨与粉糯的菱肉在唇齿间碰撞,硬朗的北国风物与温软的江南情致便在此和解。如今国道两侧的餐馆,家家支起直径三尺的铁灶,熏鹅的果木烟霭与过往货车的柴油味交织,描摹出独属交通要道的市井风情。
花卉大棚的补光灯将福禄考染成星云,朱继武老人家门楣上的“光荣之家”牌匾,始终泛着温柔的铜色。当迁徙的鹤群掠过张荒古渡口,羽翼下是波光粼粼的稻田。这方把漕运繁华、英雄血脉与五谷炊烟编码进DNA的福泽之地上,即将收获的是属于下一个千年的金黄穗浪。
这就是台安,九曲辽波福泽浸,半卷霓虹半卷霞,福运道深情。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