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可防性犯罪 96110电话,一定要接!
本报记者 黄岩 刘乐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严重。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全体会议上,一组数据令人欣喜:去年全省电诈案件立案数、群众财产损失数实现“双下降”,预警劝阻资金额、返还受骗资金额实现“双提升”。
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可防性犯罪。记者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采访中探寻切实可行的防范妙招,守护好钱包“不受伤”。
防范技能1
接到预警,千万别转钱!
“千万别转钱!” 去年,朝阳市公安机关通过预警劝阻成功实现大额止付。其中一起,孙某购买演唱会门票时,在二手网站被引至仿冒的“大麦网”,接着扫描了仿冒链接二维码、下载了虚假银联APP。反诈支队在接到该预警后迅速行动,就在503万元即将被转走之际封停账户,成功拦截资金。
省公安厅反诈中心提醒,“96110”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当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您或您的家人很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所以千万别挂断,一定要接听!
防范技能2
“两卡”一定要看住!
辽宁高校学生小卢的遭遇,便极具代表性。小卢在某通信运营商网点办理电话卡,激活后因资费问题决定放弃办理。结果这张电话卡被不法分子利用,小卢也卷入了“跑分”洗钱的违法活动之中。
像这类看似平常的行为,极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不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稀里糊涂地掉进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陷阱。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要切实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将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出借、出租、出售给他人,成为犯罪分子违法犯罪的帮凶。
防范技能3
警惕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
近期,沈阳警方接到线索,称有人准备邮寄1200克黄金。民警盘查后发现,其邮寄的黄金是当日从他人手里接到的,按照“上家”要求,准备通过快递将黄金邮寄到深圳。沈阳警方立即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最终将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我省多地出现利用快递和网约车运送现金、黄金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省公安厅有组织犯罪侦查队队长陈旭介绍,诈骗分子不见面、不现身就能成功获取现金或黄金,以此进行资金转移。
陈旭强调,提升防范技能的核心要点,便是要牢记“六不”“一要”: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进行汇款操作,不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扫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接听转接陌生电话;一旦遭遇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