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晴天修屋顶的事
万应慧
很多时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这个急难愁盼,一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党的关心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及时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好比人的健康管理一样,“有病治病”是当务之急,但“治未病”才是“上医”。
大连市有一个社区,在几年前就意识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居民的生活便利问题将日益突出。于是,在资金和资源都相对充裕的时期,便着手规划并建设了一系列老年友好设施,如无障碍通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这些举措在随后的几年里发挥了巨大作用,提升了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说,将治理“关口前移”,日常服务做得好,苗头倾向发现得早,社会治理的效能才能得到提升,社会治理的成本和代价才会越来越低。也就是,要多做一些晴天修屋顶的事。
晴天修屋顶,可不是简单的事。
考验格局大小。“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临着公共需求多样化、治理任务复杂化的现实挑战,能否从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建立高屋建瓴的审视视角尤为重要。追溯矛盾的上游,就能找到起因,从而避免矛盾的集中发生。这要求我们不但要具备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深刻领会民意,精准对接民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施策,以应对新问题、取得新成绩、走出新路子。有格局观,有大视野,遇到的问题就会变少。
考验预判能力。能够预判,体现着人的智慧。学会从平常中感知异常,牢牢扭住问题的“青萍之末”,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和征兆迹象,做到提前预判、精准防范,实为“晴天修屋顶”。民生情况复杂,多走走,多问问,多体验体验,倾听民情民意,增强自身的洞察力,主动跟进服务,这才是基层治理的大智慧。
考验担当精神。解决问题是“显绩”,及早发现问题可能是“潜绩”,多做一些强根固本的“潜绩”,考验着担当精神。“显”是“潜”的结果,后人的工作总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铺路石,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显绩”就无从谈起。“显绩”看得见、摸得着,功在当代;“潜绩”不显山、不露水,多利在千秋。多做“潜绩”,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更值得尊重。
我们的目标有近期的、中期的、长期的,需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晴天修屋顶,雨来自泰然。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