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马集团深深扎根中国,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我们在中国拥有德国以外最大的产业布局。自2010年以来,宝马在沈阳生产基地已累计投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宝马在德国之外规模最大的投资。”齐普策说,中国是全球创新的引擎,宝马集团深耕中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机遇。
目前,宝马集团已在华建立了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三个软件公司,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我们在中国不仅拥有德国以外最大的生产规模,还建立了德国以外最庞大的研发队伍——超过3000名研发人员。”齐普策说,宝马一直在践行着“家在中国”的承诺。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宝马集团不仅积极拥抱竞争,还与中国伙伴合作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早在2012年,宝马集团就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一个汽车客户。如今双方携手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并将其应用于新推出的“新世代”车型。
“我们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两家中国电池制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它们不仅是我们在中国的伙伴,更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合作。”齐普策说,宝马集团珍视这种高度专业化、高效务实且以增长为导向的合作关系,开放合作正是未来的成功之道。
据齐普策介绍,为支持“新世代”车型在欧洲的生产,宁德时代已在匈牙利投资建厂。“我们应当持续以开放、积极的态度,接纳并促进来自中国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外部投资。”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齐普策表示,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深化国际合作与产业融合,而非反其道而行之。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只会带来满盘皆输。
“我们的行业本质是全球化的,所有环节都相互关联。我们应当全力消除壁垒,而非增设壁垒。”齐普策说,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并不合理,这一做法不但无助于提升竞争力,也影响了市场运行。
在齐普策看来,人工智能是未来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宝马已在中国成功部署了超过200项AI应用,既体现在产品端如语音识别等,也贯穿于从研发到生产、采购到质量管控等业务全流程。
“我们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而蓬勃向上。对我们而言,‘家在中国’不只是在这里设厂或是销售汽车,更是与中国结伴同行、共创未来。”齐普策说。(记者潘洁)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