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自研新材料将国产轴承使用寿命提高6倍
本报讯(记者吴琳 通讯员王增强)近日,大连理工大学一支年轻的学生科研团队历经3年攻关,通过自主研发新材料制备国产轴承,将国产轴承使用寿命从不足1000小时提升至6000小时,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技术的全面对标。
燃油泵被誉为航空发动机的“心脏”,输油管道就如同“心脏动脉”,高速止推轴承就发挥着血管“支架”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燃油泵高速止推轴承因采用铜合金材料,质量重且不具备自润滑功能,制约着性能提升。
科研团队提出以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铜合金的技术路线,依托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提出的扭曲非共平面分子结构设计理论,创造性引入混料实验设计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短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自润滑功能复合材料。经6家国内外机构检测,新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达280℃以上,弯曲强度突破200MPa,摩擦系数低于0.1,耐磨性能较传统材料提升74%。
在尝试将新材料制成轴承产品时,团队首创“挤出—模压—机加工”复合制造技术,制备出的轴承元件质量仅为铜合金产品的1/6,且无需额外润滑涂层。在用户单位组织的极端测试中,新型轴承以12000转/分钟转速连续运转6000小时,超过国际一流标准要求。
“耐磨自润滑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将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止推轴承、大船推力轴承瓦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将推广到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石油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耐磨部件中。”团队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鲍庆光告诉记者。
责编:徐硕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