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怎样百炼成钢(上) 招商顺遂 铁人队升级阵容底气足

图为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与合作单位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本报记者 李 翔
编者按
过去一年,辽宁足球捷报频传,大连英博队、辽宁沈北禾丰女足冲超成功,辽宁女足喜获全国“三大球”运动会冠军。本月举行的辽宁足球振兴机制工作会议暨试点俱乐部招商推介会指出,辽宁足球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在此背景下,辽宁铁人队蓄势待发,资金支持、阵容优化、球迷生态方面有很大进展,积蓄了冲击中超席位的强大动能。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铁人”怎样百炼成钢》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期。
2024年,辽宁铁人队创造了征战中甲联赛以来队史的诸多第一:最高排名(第四名)、最高积分(50分)、最长连胜纪录(五连胜)、最长连续不败纪录(12场)。在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体育局牵头成立的促进职业足球俱乐部专项推进组指导下,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以“会员制+混合合作制”为改革路径,开展“股份制”前期探索。
辽宁足球振兴机制工作会议暨试点俱乐部招商推介会指出:2024赛季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积极推动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健全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不断提高球队竞技水平、竞赛成绩和品牌价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职业足球俱乐部运营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2024赛季,辉山乳业冠名赞助辽宁铁人队,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本溪龙山泉啤酒、锦州道光廿五酒业、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中国移动辽宁分公司、林凤装饰、卡尔美体育等一大批企业以不同方式赞助支持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铁人队成为唯一一支拥有两个胸前广告的中甲球队。
在辽宁足球振兴机制工作会议暨试点俱乐部招商推介会上,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兼球队主教练李金羽诚恳地表示,2025赛季,辽宁铁人队将全力打造成辽宁企业的展示平台,诚邀省内外企业携手合作,相互借势、共铸辉煌。在招商会现场,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与云舰风电有限公司、盛京大奥莱、道光廿五集团、富环商贸公司、琦卡乐体育公司等企业现场签约。可以想见,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辽宁铁人队升级阵容有了更多底气。在冬季转会窗口,辽宁铁人队一口气引进了十余名内援,超过半数为辽宁籍球员,打造一支“子弟兵”队伍的意图十分明显。在外援方面,辽宁铁人队的力度更是冠绝中甲,国际足坛权威网站显示,辽宁铁人队新引进的刚果国脚姆本扎身价为170万欧元,即使在中超联赛都可以排在前列。再加上身价100万欧元的外援费利佩和身价45万欧元的外援邦本宜裕,以及身价45万欧元的安以恩,辽宁铁人队“三外援+港澳台球员”的身价达到360万欧元,相当于大多数中甲球队全队的总和。
2月7日,曾代表加拿大U17国家队出战世少赛的方爱东来到沈阳,成为辽宁铁人队的第一位归化球员,这名2006年出生的华裔小将是辽宁铁人队的希望之星,未来很可能为国足贡献力量。2月20日,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官宣,此前效力于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温哥华白浪队的伍小海正式加盟,这名25岁的中葡混血球员多次表达了代表国足出战的愿望,如果归化事宜推进顺利,伍小海有望助力国足冲击2026年世界杯。值得一提的是,伍小海在国际足坛权威网站的转会身价为150万欧元。伍小海加盟之后,辽宁铁人队的全队身价超过680万欧元,在中甲处于断层领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24年,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在各级政府、社会和球迷的支持下面貌一新,坚定了投资人庄毅为辽沈足球作贡献、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信心。放眼新赛季,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在持续加大投资之外,还计划在年内启动建设国际一流水平俱乐部大本营、超大型室内综合训练馆、北方高标准训练草场、广东高标准冬训基地等项目,预计总投资超8亿元人民币。
2024赛季,辽宁铁人队主场沈阳奥体中心平均上座人数达到1.6万人,在中甲联赛排在第四名,2024年9月1日上演的“辽宁德比”更是吸引了超过2.3万名球迷涌入球场。不过,在一座全新的专业足球场观赛是许多辽宁球迷的愿望。据了解,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沈阳市首座专业足球场的改造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梭鱼湾球场的火爆场面或许在沈阳上演。
辽宁足球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在多方助力下,辽宁铁人队的新赛季值得期待。正如辽宁铁人队主教练李金羽所言:“辽宁铁人队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辽宁足球精神的重任,承载着无数辽宁球迷的期望和梦想。2025赛季,我们的目标是全力冲超,让辽宁足球重回顶级联赛!”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