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新春

穿戴高跷

蒸黏豆包

编制风车

捕捞湖鱼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主笔 孙明慧
乙巳蛇年,渐行渐近。
虽然掠过脸颊的风依旧凛冽,但春意已经悄然萌动。
辽沈大地上,年的味道在市井长巷、村落集市里,正氤氲蒸腾。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有着崭新的身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国年”到“世界年”,蛇年新春尤显意义非凡。
为此,我们出发,由东往南,自西向北。用一段特殊的旅程,感知独具风情的关东年俗,体验不一般的春节“辽宁范儿”。
在辽东,我们品尝了传承的味道。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古韵醇厚。小小院落里炊烟袅袅,火炕上的欢声、剁菜的咚咚声、蒸锅的咕噜声,合奏出一曲“东北民谣”。新宾满族传统小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巧手掐捏,黏豆包、苏子叶饽饽、黏火勺像是精美的艺术品,在她手中一一“诞生”。这些美味的黏食,软糯筋道,甜而不腻,咬一口仿佛拥抱了整个冬天。
在辽南,我们聆听了交融的乐曲。营口吉祥轮彩纸风车,在“辽海情韵”非遗展演现场备受瞩目。巴掌大的风车轮飞转,转出斑斓光圈,木棍轻敲泥鼓,“哒哒”作响,声如鞭炮。营口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崔凯说,辽南河海相拥,文化氛围开放包容,传统技艺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创新,融合发展。
在辽西,我们欣赏了激情的画卷。俗语说“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辽西高跷秧歌将木棍上的“东方芭蕾”演绎得魅力四射。在锦州太和区的广场上,身披绚丽戏装的秧歌舞者,脚踩高跷,随鼓点舞动——搭肩、过网、燕子翻身,只见轻轻一跃,十余人便搭起三米高的人山,一系列炫目的惊险动作,热辣激情,令人称叹。
在辽北,我们触摸了豪迈的坚硬。康平卧龙湖的冰面上,寒风彻骨,却挡不住人们对丰收的热望。冰镩的尖部锐利无比,刺向厚达40厘米的坚硬冰层,一条条硕大肥美的鱼儿被捕捞上岸,冒着“热气”在冰上跃动。豪迈的渔工,喊着号子,拉着渔网。一条、两条、三条……银鳞闪烁,收获满舱。这丰收的庆典中,盛满了“东北风”的硬朗。
东、南、西、北,不同的魅力,一样的精彩。在辽宁,年的样貌瑰丽多姿,总有一种体验能够为您所选。
欢迎来辽宁,与我们共享乙巳新春。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