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灯塔照双海 护航平安春运路
本报记者 吕 丽
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冬日暖阳普照,大连旅顺老铁山黄渤海分界线海面上波澜不惊,水光潋滟,然而海面下却暗流湍急,沟壑纵横,是我国海域中最凶险的航道之一,也是北方沿海船舶通航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
早上7点不到,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大连航标处老铁山灯塔灯塔长孙辉,从驻地走过一段绕山路,来到灯塔下。“砰”,厚重的塔门被打开,孙辉按下开关,照明了一晚的灯塔进入短暂休息。
灯塔位于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旅顺老铁山一处海拔100多米的岬角上,该处被称为“京津门户,黄渤海咽喉”,举目南望,左为黄海,右为渤海,灯塔为进出渤海海峡的船舶提供导助航服务,是国际航标协会认定的世界著名百塔之一。
“老铁山灯塔始建于1892年,护航这片水域130多年了,是国家级文物呢。”孙辉轻轻地抚摸着有百余年历史的铜扶手,自豪地说,继续沿着狭窄又陡峭的旋转铁梯爬上灯塔顶端,开始用麂皮小心地擦拭八面牛眼透镜,检查水银浮槽式旋转镜机等设备的运转情况。
从2011年开始值守老铁山灯塔到2024年“接班”成为灯塔长,作为新一代的灯塔人,孙辉说,现在灯塔值班员平均年龄30岁,大家“日出熄灯、日落开灯”,每天重复这样的动作不仅没有“审美疲劳”,反而都感觉愈发有仪式感了,“虽然现在有高科技导航设备了,灯塔不再是主角,但无论是导航还是助航,灯塔在渔民、船员、游客心中的地位丝毫未减,看到它,都心安呢!”在孙辉的擦拭下,牛眼透镜288块水晶玻璃棱面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折射出迷人的光带。
在老铁山灯塔,每个人的工作不仅是保障灯塔正常发光,还要24小时在台站值班,记录卫星定位、参数信号,确保无线电信号收发正常,为南来北往的船舶提供精准导助航服务,负责所有设施的安全运转。
手指着距离灯塔几十米远的两座高36米的铁塔,孙辉告诉记者,小年过后就是春运高峰,特别是预报近期有寒潮降雪天气,因此他和同事这几天正加紧巡视检查雷达、电线,做好应急和抢修准备,“台风、冻雨都曾经导致过电路故障,我们全员上塔抢修,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塔亮、线通,让过往船只安全驶过老铁山水道!”孙辉语气坚定地说。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