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韩凌—— 让中医药科研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
本报记者 王敏娜
科研工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让中医药科研成果落地生花,加快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下中医药研发领域的重要任务。
作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人员,在我看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要突破核心技术和理论,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如通过开展高质量循证研究明确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体现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将中医药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让患者更认同中医药;另一方面要有系统化的制造能力,通过AI大数据、大模型,实现小试—中试—智能生产体系转化能力,提升药品的均一性、稳定性,让人民获得可信赖的中药产品。
当前,我们的技术团队建立了辽宁省首个中药智能制造平台和中药中试转化平台,攻克了该领域中的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技术迭代,加快形成了新质生产力。
2025年是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我们将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创新要求为指引,让科研工作更有价值、成果转化更有效率,使更多中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产业化,为建设中医药强省贡献科技力量。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益投资——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鹏宇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访省科技厅厅长蔡睿
- 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
- 紧盯群众所需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安财
- 夯实稳产增产基础让中国碗装更多辽宁粮——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
- 促消费扩开放坚决打赢商务领域决胜之战——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潘爽
- 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好打赢决胜之战 ——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吴世民
- 以金融之为助力三年行动取得决胜成果 ——访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姚勇
- 省政协委员张鑫辉——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 省政协委员严文复—— 城市更新注重系统性防止“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