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李红兴——立足特色打造品牌 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本报记者 王笑梅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乡村自身特色资源打造乡村独特品牌,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兴城市碱厂乡碱厂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度开发本地资源,全力打造旅游品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碱厂村将生态观光与满族文化深度融合,一方面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库资源开发自然景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满族特色文化内涵,推出满族民俗体验项目,打造乡村风情特色民宿,实现了乡村一日游向深度体验游的提档升级,并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村里相关产业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发展乡村产业应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实践中,要立足资源禀赋,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加快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以 “农业+”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生态、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未来,碱厂村将继续深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碱厂旅游”金字招牌,绘制更为绚烂的田园风光。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益投资——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鹏宇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访省科技厅厅长蔡睿
- 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
- 紧盯群众所需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安财
- 夯实稳产增产基础让中国碗装更多辽宁粮——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
- 促消费扩开放坚决打赢商务领域决胜之战——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潘爽
- 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好打赢决胜之战 ——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吴世民
- 以金融之为助力三年行动取得决胜成果 ——访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姚勇
- 省政协委员张鑫辉——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 省政协委员严文复—— 城市更新注重系统性防止“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