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力量翱翔蓝天
占据国产歼击机总量“半壁江山”
让中国力量翱翔蓝天
70号飞机装配厂房。
辽报制图 董昌秋 邓婷婷
本报记者 田 勇 文并摄
说厂
蓝天,铸重器;长空,写赤诚。逐梦翱翔的战机,蕴藏着沈飞航空报国的精神密码。
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这已成为一代代沈飞人排除万难、不断前行的坚强动力。
70号厂房
按下开关,机器人钻出排排钉孔;探头划过,精准拟合出零件误差……国庆假期前,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的生产现场,员工们铆足干劲,全力以赴投入型号任务生产中。
曾经,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第一架多用途歼击机从这里起飞……这里是“中国歼击机摇篮”——沈飞公司,占据国产歼击机总量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歼-15“飞鲨”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问世,为我国筑牢海天长城发挥重大作用。
“航空报国,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沈飞人矢志不渝的信念。”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名普通的沈飞技术人员,他也是“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与罗阳有着一样的目标:造出更加精良的飞机。
在某型号飞机项目研制过程中,他与队员们突破技术封锁,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破解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在飞机装配阶段他更是吃住在厂,创造了我国舰载机跨代发展的奇迹。“每每感到身体疲惫时,我总要到70号厂房看一看,那里凝结着无数航空人的心血,是我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见证者。”他平静地述说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困难重重,百废待兴。面对已经燃烧到鸭绿江边的战火,国家决定建立自己的飞机制造厂。
“沈飞的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是党,是人民,是新中国,让这家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主抓基建的副厂长刘南生说,“沈阳解放以后,东北老航校人员进驻沈阳,并在这里成立东北航校机务处第五厂,后改名为解放军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
1951年6月29日,经当年的航空工业局批准,解放军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更名国营第112厂,经过历史变迁,如今的沈阳人将其称为沈飞。
进入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沈飞的基本建设也随之进入了全新阶段。1954年9月20日,为满足生产歼击机的需求,70号飞机装配厂房正式开启施工建设。
在企业老职工们的记忆中,沈阳的那个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呼出的哈气落在眼镜片上就像雪花一样“盛开”。但工人没说过一句苦,也没喊过一声累,不分昼夜地搬运物资、吊装钢架、堆砌砖头,甚至有工人创下一天砌砖2500块的纪录。
来到1955年,仅仅用时7个月时间,70号飞机装配厂房竣工了。该厂房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飞机总装车间有36米跨度,17米高,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在当年堪称我国之最。就是在这座饱经风雨的老厂房,曾装配数千架歼-5、歼-6、歼-7和歼-8飞机,时至今日依然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历史作用。
“飞”向全国
“眼前是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心中是一座座坚实的丰碑……”
这是一首“鲜为人知”的歌曲,却在我国航空工业系统内广为流传,其演唱者是航空工业中航标员工李红军。
“歌曲名为《老一辈的光辉》,歌词朴素简洁,曲调婉转悠扬,道不尽对第一代航空人的敬仰!”李红军说,“我是一名‘航二代’,父母于1966年从沈飞来到贵州,面对困难他们在这里开山劈地,白手起家。”
自创建之日开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仿制到研制,沈飞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航空工业重点骨干企业。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沈飞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祖国三线的责任,大量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产业工人、技术装备前往大西南和大西北,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演奏出一曲英雄之歌。
“感谢家乡人民前来看我,听到乡音让我倍感亲切!”说这句话的人叫王明生,是沈飞支援三线建设的亲历者,曾任航空工业中航标组织部部长等职。
王明生出生于1932年,此前曾在沈飞14车间工作,1966年奉命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开辟另一个生产歼击机的基地。“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这是王明生初到贵州后的直观印象。职工宿舍也是非常简陋,没有独立的自来水和卫生间,人们都是直接去稻田里舀水喝。
炸山平地、修建厂房、安装设备……为加快建设速度,他们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在深山峡谷建起包括总装厂在内的多个新厂。沈飞也是忍痛割爱,放弃全部歼-7飞机的生产,将全部技术资料和工艺设备转交贵州。
在沈飞的厂志中有一条这样的记载:“成飞厂的不少干部与技术人员也是从沈阳调去的。1965年1月,当时副厂长黄明和副总工艺师谢安卿,分别奉调到成飞厂任党委书记和副总工程师;屠基达调任成都飞机厂设计所所长、副厂长、总工程师……”
1970年,一辆专列由沈阳出发,前往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列车里的200多名沈飞骨干奉命建设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所。
有一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组织篮球比赛,沈飞代表队赴西安参加比赛时出现这样一幕:年轻人为西飞队加油,老年人为沈飞队加油。原来,那些头发花白的观众,都是沈飞赴西安支援三线建设的老员工。
从1953年到1985年,沈飞先后支援西安、成都等地十余个工厂,向那里输送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产业工人多达2万余人。他们中间,有的成为院士,有的成为各级劳动模范,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受到后人的尊敬与爱戴。
激扬青春
沈阳,陵北街1号,沈飞航空博览园。
每一天,这里都会迎来各地的观众,造型精美的“鹘鹰”成为他们心中的明星。
一位沈飞公司的技术员介绍,它是中型多用途第四代战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作战性能优异,航空英模罗阳生前曾为“鹘鹰”倾注大量心血。
讲解员介绍,诞生在抗美援朝烽火岁月的沈飞,自带文化光环,自成精神高地,先后涌现出以高方启、徐舜寿、黄志千和罗阳为代表的英模人物。为秉承罗阳的遗志,沈飞以“罗阳青年突击队”为载体,组织广大青年奋战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的最前沿。
李晓丹毕业于东北大学,是沈飞某型舰载机研制“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与其他团队成员共同解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来的技术难题。型号任务启动后,李晓丹开始攻克增材制造技术,仅用28天就研制出沈飞第一个3D打印的航空零件,创造行业内以最短时间实现高端装备使用并具备零件生产能力的奇迹。
一把锉刀、一张操作台、一块金属材料、一把杠杆百分表……“大国工匠”方文墨视质量为生命,面对工艺复杂的首件加工产品能完美完成每道工序,由他创造的“文墨精度”更是把加工误差缩小到极致。
沈飞17厂车工班班长孙明,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一名飞机“发烧友”,进入沈飞后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成为业务骨干。“我当时就憋着一口气,非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在某型号生产中,他成功研究出一套拉杆机构,使得某零件的生产效率提高70%。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沈飞首个创新工作室。有一天,一批零件在加工中出现问题,如果重新加工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王刚临危受命,48小时不眠不休,最终让这批零件完美修复。如今,王刚团队已经发展到80多名成员,其中90%是共产党员。自2013年以来,沈飞共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2000余支,累计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努力才能创造未来!”沈飞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说,在国家百废待兴中振翮高飞,一代代沈飞人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未来,沈飞人定能不负重托、再创佳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