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党群共富”助乡村全面振兴
党委建在产业链上 党员聚在责任区里
辽阳市“党群共富”助乡村全面振兴
由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文旅产业联合党委自主经营的人参谷景区开放以来,游客不断,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曲 宏 周苗苗
“党群共同致富”,如何共富?如何用好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如何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富民强村的发展动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辽阳市文圣区罗大台镇的樊家屯村。
为啥要看樊家屯村?
过去,樊家屯村在组织上是“软弱涣散村”,在村民口中是“破烂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上更是“空壳村”。
这样的村子正是辽阳市“党群共同致富”要抓的典型村。
“党群共同致富”就是要让这样的村子,明确载体路径、选准产业项目,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如何共富——
“组织链”串起“产业链”
“普通玉米1元一穗,牛奶玉米6元一穗,你说种哪种玉米好?”
“我也知道你们村玉米种得挺好,但我们前沙浒村已有养殖产业,我们凭啥跟你种玉米?”
“你先尝尝咱这玉米咋样,然后咱们再说。”
在前沙浒村党支部书记侯俊森啃着香甜玉米时,樊家屯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军跟他算起了账。“咱们邻村,我村啥情况你最清楚。三年前,我刚到村里时,村里没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现在咱村虽然靠着种植食药菊花有了起色,但也不能指望这一个项目啊,就你吃的这牛奶玉米我们试种了10亩,发现品质、产量、销路都不成问题,这个产业有搞头。”
“那你们村就种呗,找我们村干啥?”
“我们一个村种形成不了产业规模。上回我参加区里培训会,学到了通过组建联合党委来壮大产业的案例,我觉得这个办法好。施官屯村、前沙浒村,咱三个村地理条件差不多,都适合种植牛奶玉米,如果通过组建联合党委把三个村的资金、土地等资源整合起来,壮大产业不成问题。”赵志军诚心诚意算着账,侯俊森渐渐地听了进去。
俩人就这样聊了一下午。第二天,又找施官屯村党支部书记陈启强聊,再到实地去看,当他们向镇党委汇报时,镇里直接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原来,组建产业联合党委正是辽阳市扎实推进“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中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将原先分散的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克服单打独斗,恶性竞争,让地域相邻、产业趋同的村实现“抱团”发展。用文圣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岩的话说,“产业联合党委是用‘组织链’串起‘产业链’。”
就这样,在镇党委的牵头下,罗大台镇牛奶玉米产业联合党委正式组建,并成立了公司统筹物资采购、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各环节,提高了经营效益。赵志军自豪地告诉记者:“通过党群共富,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20万元左右。”
谁来带头——
“订单式”培训为“头雁”赋能
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实现“党群共富”,办法虽好,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用。
“我们村是‘城中村’,没有条件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党群共富该咋办?”宏伟区曙光镇杜家村党支部书记刘晓东面对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曾一度无从下手。
“对于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需要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结对帮带的形式,带领村民增收。”辽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邵江宁说。
在推进“党群共富”的路上,辽阳市深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作用至关重要。
为此,辽阳市形成果蔬种植责任区、袜艺发展责任区、农产品初加工责任区等各具产业特色的共富责任区1133个,实现对529个行政村全覆盖。274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和群众,通过提供就业岗位、传授致富技能等方式结对帮扶7605户困难群众。
把党员聚在责任区,压实了带头致富的责任,但更要具备带头致富的本领。
为此,辽阳市在建强村级干部队伍中,立足基层需求提出“订餐式”培训,刘晓东就是“订餐式”培训的受益者。
“多亏了市里组织的村书记培训,指导我如何盘活闲置土地。”刘晓东向记者讲起他们村的致富“招儿”,滔滔不绝。
“此前,市里举办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那次我们白天上课,晚上直接与区领导交流,领导们帮我分析村内情况,找准发展方向。”刘晓东激动地说。
找准了发展方向,刘晓东定下来利用闲置土地打造市集的目标,之后他又向乡镇提出到外地考察、土地使用审批等需求,得到支持后,项目一步步地落了地。
现如今,集餐饮、娱乐、儿童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杜家村农贸市集运营良好,到目前已入驻摊位90余个,带动村民就业300余人。
“按照他们的需求‘配餐’,才能真正帮助村级致富带头人理清思路。”邵江宁介绍,此外,辽阳市还围绕党建红、产业绿、科技蓝开展“红绿蓝”工程,把课堂转移到田间地头,到现在,开展农村科技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5次,受益群众700余人次。
怎么壮大——
真金白银提供资金扶持
丰富的自然景观让弓长岭区安平乡成为周边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但这些年,安平乡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与社会资本合作运营。
这种合作方式,让安平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受到限制。
“以前我们只能通过租金、分红的方式来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安平乡姑嫂城村党支部书记张晓光对记者说,“如果景区是村里自主开发运营的,无论是增收还是带动村民就业,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了想法,但是开发景区的“第一桶金”从哪来?
市、区联动为安平乡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从去年开始,弓长岭区委、区政府投入资金680万元在安平乡开发人参谷森林公园,投入80万元打造瀑布景观、观景平台等设施,并且争取到涉及资金4000万元的整治姑嫂河道及两岸景观项目。
今年4月,人参谷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由以姑嫂城村为中心的安平乡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自主经营。
“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们迈出了旅游发展的第一步,现在景区已经有了名气,游客不断,这让我们有了保障。”张晓光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安平乡获得的资金扶持不是个例。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辽阳市统筹组织、农业、财政部门充分利用上级扶持资金,积极推进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77个,补助标准为每个村不低于100万元,为村集体带来直接经营性收益500余万元。
“党群共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罗大台镇把探索牛奶玉米深加工产业提上日程;安平乡也计划着在人参谷景区内打造民宿,让旅游产业发展更具规模,辽阳市在推进“党群共富”道路上步履不停。
责编:李明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