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寻根辽宁丨走进8000年前的查海遗址:阜新升起中华文明曙光
(北国网讯 记者王世海)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的“中华第一龙”。在这里,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人类加工、使用过最早的玉器;这里是我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和龙文化的渊源地,被考古学界称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它就是阜新查海遗址。
查海遗址博物馆。
日前,“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查海遗址,在这片神圣土地之上,与久远的先人对话,探寻辽宁根脉,理解何以中国。
查海遗址博物馆馆长李井岩为采访团全程讲解查海遗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V感到震撼。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北查海村西南约2.5公里的向阳台地上,开始自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先后共进行了7次发掘,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动物遗骨和植物碳化物等遗物,经碳十四测定并加树轮校正遗址年代距今约8000年。
查海先民遗物直腹罐。
8000年前的查海人,已经过着农耕定居生活,在阜新大地上升起第一缕炊烟。他们狩猎、采摘、耕种、烧陶,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查海人已经能够熟练地识别、加工、使用真玉器,查海遗址共出土44件玉器,而且全是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也叫真玉,被称为“世界第一真玉”。他们将崇拜的龙图腾形象塑造在陶器上,还在聚落中央用石块摆塑出来,堪称“中华第一龙”。
查海遗址博物馆大型全景油画再现查海人生活场景。图为全景画局部。
- 记者来到查海遗址博物馆户外展示区,目睹了迄今为止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这处龙形堆石,堪称“中华第一龙”。
-
“中华第一龙”龙形堆石。(查海遗址博物馆供图)
- 龙形堆石位于整个查海遗址区中央,采用大小均匀的红褐色天然石块堆砌摆放出来,全长19.7米,最宽处约3米。龙形堆石的石块从头到尾排列有序,龙的前身较宽大,石块堆积较多、较厚,身体前部下方石块堆砌出像足又像云雾的衬托物,由头、身体向尾部石块逐渐变薄、变少,尾部更加松散细小。总体上观看是头向西南,昂头张口,红褐色石块似片片龙鳞,身体呈弯弓状,往尾部渐近变细上翘,摇摆甩向东北方向,若隐若现,呈现巨龙将要腾空飞舞的态势。
-
-
查海遗址周边花海环绕,生机勃勃。
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馆长李井岩表示,查海遗址是我国北方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聚落遗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辽河流域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8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文明进程的代表,因而这一时期又被考古学界称为“查海时代”。
查海遗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证明了辽河流域的阜新大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校对:冰晶
责编:王世海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