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后沿江部分路段解除封堵 丹东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拆除坝门封堵。本报特约记者 宋永昆 周广庆 摄
本报讯 记者黄宝锋 王卢莎报道 鸭绿江畔笼罩着一层薄雾,翻斗车、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划破了长夜的寂静。7月30日,随着鸭绿江水势逐步回落,丹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全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降至Ⅳ级,当日18时起,丹东市沿江部分路段开始进行清理恢复,交通部门同时有序解除封堵,住建、消防等部门也开始了相关工作。
入汛以来,丹东受强降水和上游来水影响遭受损失。丹东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妥善安置转移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信、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多措并举,全力以“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铆足干劲,争分夺秒,目前,受损道路正逐步恢复,市场街区已恢复往日的繁华,百姓工作生活秩序正常。
7月31日上午,记者在24号体育馆路坝门看到,工作人员加紧施工,这里的坝门封堵已基本拆除。1070名施工人员,116辆拉土车、铲车等施工车辆,45台各类拆除机器设备,马力全开。到当日14时30分,全市45座交通门已拆除23座,其余交通门也在抓紧拆除。
与此同步,丹东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出动冲洗车、清障车、铲车、洒水车等70余台和750余人,消防、应急等部门出动180人、高压冲洗车21辆,开展清淤工作。
在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安静了几天的项目建设工地,在7月31日重启开工建设的步伐。“多亏了镇里的‘项目管家’,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新开工。他们一边顾着防汛,一边又时刻操心企业项目建设暂停施工的事。”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由衷地表示感谢。
“周大爷,今天感觉有没有好一点呀,我来给您测测血压……”在振安区太平湾街道设在振安高中的临时安置点里,被转移安置的群众住得安心,街道医疗小分队队员张金玲每天与同事奔走于各个安置点,为那里的群众提供医疗帮助。“要让被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就医,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安置点负责人杨昕烨告诉记者。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