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蛙护稻 每亩地至少增收300元
本报记者 金晓玲
“3、2、1,放蛙喽!”7月20日,伴着一阵阵欢呼声,一袋袋黑斑蛙被放入稻田,沈阳市辽中区老大房镇第六届稻田放蛙活动在后鸭鸡房村丁家蛙田基地拉开帷幕。
“现在是放蛙入田最适宜的时节。今年,我们的蛙田基地规模比去年扩大了200亩,达到700亩,预计需要放蛙4万只。”后鸭鸡房村党总支书记丁杨满脸喜悦,兴奋地和记者算起账来,“不仅规模扩大了,我们的蛙田米销售模式还实现了向订单农业转型,粗略测算下来,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每亩蛙田至少增收300元。”
据农业专家介绍,水稻与青蛙共生共育,有着天然的优势。稻田可为青蛙遮阴供凉、提供优越的生存空间,青蛙捕食害虫、疏松土壤,蛙粪可形成肥料,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稻蛙间形成了相互供给的生态系统,既省去了稻田的肥料成本,又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产出的大米绿色生态,口感营养俱佳。
不仅如此,经过6年时间的生态涵养和培育,青蛙还吸引来白鹭、苍鹭等众多食物链生物聚集到蛙田基地生活,区域环境持续改善。丁杨说,这些青蛙不会作为商品销售,而是自然而然回归生态,每年大约有1/3的青蛙会留在基地里冬眠,第二年再根据需要补充蛙苗。
生态环境好,稻田产量高。后鸭鸡房村坚持市场化运作、标准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注册了丁家蛙田米品牌,并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辽宁省农产品知名品牌认证;通过“党建引领+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新模式,推动水稻种植农户与沈阳市一家公司达成订单合作,企业先按每亩地200元的标准支付订金给农户,并在收获期以每斤高出普通水稻2角钱的价格收购,同时,村集体将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预计增收6万元左右。
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优势,乡村游、研学游等文旅产业也在后鸭鸡房村萌芽。丁杨说:“村里去年开建的‘大院民宿’现已投入运营,能同时容纳20多人居住,来研学的孩子和家长吃、住、游都能在村里解决。”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增收的好前景,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蛙田米种植的队伍中,丁家蛙田基地的规模也从最初的60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700亩,明年计划扩大到1000亩。
责编:徐 硕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