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的汽车模具“修补师”
勇于创新的汽车模具“修补师”
——记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迎亮
本报记者 唐佳丽
一辆汽车的“诞生”,必须经过近乎严苛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关键制造工艺。冲压,指的是钢板按照模具的形状,被硬压、剪裁或开孔,形成组成车体框架的部件。一辆好车,始于冲压工序,而确保冲压工艺好坏的关键是模具。
郭迎亮,就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模具维修主管。
1987年出生的郭迎亮,2013年入职华晨宝马后,一直工作在冲压车间的模具维修岗位。十多年里,他勇于创新、勤于探索,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逐步晋升为模具维修主管,带领一个近70人的工作团队。
成长的历程,总是与攻克难关相伴。说起“闯关”故事,郭迎亮难忘第一次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事,“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重要模具突然出现重大故障,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导致整个工厂的停产。”最终,经过紧张的操作,郭迎亮和同事在安全库存允许时间内完成了对模具的精准修补。时隔多年,郭迎亮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紧张气氛,“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文物修复师,正在故宫里修复国宝。”
闯关,离不开创新。不久前,为提高模具电气路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减少模具电气路问题在线停台时间,郭迎亮带头研发了冲压信号模拟电控箱。冲压信号模拟电控箱通过在线下模拟模具电气信号,实现模具部分机构动作按照生产线上的运动频率自动运动。这样,在生产线下就可以发现生产线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这项创新也使很多模具电气路问题在生产线下得到有效解决,不仅提高了解决模具电气路问题的准确性,而且缩减了在线解决问题的时间,提升了生产线的产能。这个创新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截至目前,郭迎亮领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已实现技术优化革新项目120多个,申请国家专利12项,仅“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一个项目每年就节约原材料价值800余万元。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