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村的一沓“漂亮事”
本报记者 姜 帆
寒冬时节,地处葫芦岛市绥中县西北山区范家满族乡邱家村的“幸福食堂”里暖意十足,正在吃饭的村民笑声朗朗。问他们为啥这么高兴?大伙儿笑着说:“去年,村里办了几件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漂亮事’!”
苹果种植是邱家村的主导产业,村里家家户户以栽植果树为生,全村年产苹果1000余万公斤,把苹果卖出去是村民心中的头等大事。头脑活络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宁平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发段子,去年,他通过网络推销邱家村的苹果,联系网红团队到村里的果园现场直播,卖出5万公斤苹果。他还将村里零散种植户的苹果集中到村部,由合作社统一代销,不仅把村民的苹果卖了出去,还卖上了高价。“网上销售加上合作社提供兜底保障,以后卖苹果不用愁了。”村民笑着说。
村民说的第二件“漂亮事”是去年这里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解决了山上10万株果树的“喝水”难题。邱家村耕地面积少,果树种植面积大,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村里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王宁征得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于去年成功申请到87万元资金,实施了村民期盼已久的引水上山工程,让山上果树浇水难问题成为历史。
“去年咱村的‘漂亮事’可不只这两件!”村民争相握着记者的手,唠起过去一年的开心与幸福:村里建起葫芦岛市第一个农村老年公益食堂,留守老人的一日三餐有了着落;老旧自来水设施完成维修改造,村民喝水更安全;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出行更方便……村民不仅腰包更鼓了,日子也更美了。
一沓“漂亮事”的背后,是乡村振兴在作坚强后盾。去年,邱家村依靠冷库和光伏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预计今年集体经济收入至少增长20%。
“随着村经济大发展,今年,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足。”王宁说起今年的“幸福计划”滔滔不绝,“今年,村里苹果网销争取超过100万斤;果品分级标准也要建起来,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引水上山工程和‘户户通’要实现全覆盖,安装路灯的事也要办。”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